近期,龙岗区审计局在对区某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对象业务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量大的特点,创新审计思路,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部门负责人履行经济业务管理职能进行重点审查,取得了新的突破,较好地发挥了计算机审计作用。一是转变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效率。注重审前对审计对象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环境的调查,提前采集、分析数据,构建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审计数据分析模型产生审计疑点,缩小范围确定目标,精准出击取得成效,实现“数据先行,提高效率”。二是打破数据分析瓶颈,提升审计层次。突破手工审计的局限,运用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和专用工具,更全面深入分析业务电子数据,并与财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综合分析,实现“全面审计、重点抽样”,同时探索开展对应用系统及业务控制情况审计。审计中以审计对象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能否勾稽对应为出发点,进而查找业务系统维护是否存在漏洞、关联系统数据有无对接等技术及管理问题,将审计提升至业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层面。三是巩固审计成果,提炼审计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对象已开展对业务系统全面整改,并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内部控制流程。审计人员总结审计数据分析思路,构建相应的审计模型,为今后同类型性质的审计提供现成的计算机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