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工作总结暨推广大会在龙岗召开,深圳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据了解,2014年4月29日,深圳市政府在龙岗区试点启动“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主要目的是探索在职劳动者中职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市全面推行全民素质提升计划打下基础,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在国内尚属首次。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龙岗将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招收1万名在职劳动者,按照互联网+微课的模式开展学历和技能提升教育。
深圳将在全市推行“全民素质提升计划”。此项工作已列入2016年深圳市的民生实事。“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配合政府抓好职业教育。同时,我们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全民素质提升计划的全面铺开。”深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效:“三大突破”构建创新综合生态
截至目前,龙岗各教学点和社会培训机构教学点共招收学员17851人,超目标任务2851人;招收大专学员4263人,超目标任务263人;参加中级以上技能鉴定6130人,超目标任务2130人。
试点工作过程中,龙岗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全民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设计上创新推出“文化+素养+专业+岗位”新模块,在办学模式上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校企结合“双元制”,在授课手段上突破传统授课的做法,采取“传统面授+互联网+微课”,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试点是龙岗主动争取而来的,而背后的思考由来已久。
“任何一座城市的健康发展,都不能忽视庞大的一线劳动力群体。”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岗正在打造创新综合生态体系,建设深圳东部创新中心,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主创”。
上述负责人介绍,龙岗有丰厚的高校和科研资源,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区委区政府的重点战略,但龙岗同时是产业大区,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其中50%的劳动力为初中文化学历,70%或者更多是没有技能之长的普工。
“全民素质提升,将创新生态体系构建落在了最基础的‘人’、最广厚的人力资源上,是温暖民心的民生举措,是体系构建的人文举措。”
心声:“互联网+微课”便于大规模职业培训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现还有85%的学员一直坚持在学习,即将毕业。”平湖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2014年,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面发动基层员工参与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学习《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
据悉,在推进“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过程中,该企业依托社会培训机构,让课程设置紧贴企业和员工需求,以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为主。通过学习,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不少企业老板也表示,在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环境下,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成功,关键是人才。企业如何留住人才?要更多投入到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中来。
对于龙岗创新推出的“互联网+微课”学习模式,不少企业表示此举大力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成为可能。
对于如何发动企业参与到这项工程中?业界希望政府从政策层面给予一些激励或奖励措施。
学员代表李小姐在未参加“全民素质提升”学习之前,对生活也有着憧憬,但却苦于文化层次较低,与人的交往中也存在许多障碍,最终只能在生产线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项简单、机械的工作。
“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让不少劳务工找到了新的方向,也让人生有了新的收获。“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场地,并在工作时间上做了相应的调整,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员代表李小姐表示,希望这样的助学活动能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在职劳动者能够学到知识,提升学历,增强技能,同时也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技能考证平台和机会。
深化:率先在全市开展“学分银行”探索
深圳市相关领导在会上指出,龙岗区“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工作大胆的创新探索,为全市提供了宝贵经验,现已被列入2016年深圳市的民生实事之一。
“接下来,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持续探寻,不断优化;继续探索全民素质提升新模式,大规模推进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利用互联网建立‘云学堂’,将知识碎片化开发微课程,学习借鉴德国中职教育‘双元制’模式;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努力形成企业主动参与、员工积极响应、社会全力支持的良好氛围。”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龙岗将推动三项“微创新”——在课程开发方面,开发和引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前沿培训课程,以“互联网+微课”在职教育及“慕课”开发应用为基础,实现“互联网+O2O”教学模式;同步培育提升师资力量,建立涵盖院校、行业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内训专员的师资库;建立终身教育、人才评价创新体系,实现社区学校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开展“学分银行”探索,争取用5年时间,让全区产业工人的学历和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降至30%以下,技工的比例提升至35%以上,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初步形成技能人才高地。
任何一个新事物总会面临挑战,目前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仍有许多问题待突破。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要从三大方面进一步推进。
首先是要出台与全民素质提升、全民终身学习相关的制度文件。顺应国家“推进终身学习立法进程”的政策导向,对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按计划提升员工学历层次与技能水平、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作出硬性规定,督促企业认真履行义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制度化督查范围,并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实行奖优罚劣。
其次是要积极探索和推行“互联网+微课+双元制”模式,使得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在职教育培训成为可能,让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提升技能。
再次是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提升并重,积极鼓励和引导学员一边参加中职学历教育,一边参加同等级的技能考证,努力实现学历层次与技能水平双提升、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双丰收、企业与学员双方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