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近年来,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络货运和网约车等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网上注册、平台派单、线下干活”的新就业群体,他们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工作,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在引领中服务、在服务中引领”的原则,通过提优阵地、升级服务、融入治理,不断做精暖“新”品质,构建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生态圈”。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是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用工大区,劳动者数量超过200万人。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新业态快速发展,龙岗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他们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更好地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和融入感,已经成为龙岗区一个重要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为全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龙岗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全局、主动作为,针对全区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覆盖面广、人员结构复杂的特点,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推动力度,充分调动部门合力,以“组织联建”为切入点,以“温暖联送”为突破点,以“渠道联通”为着力点,以“思想联强”为增长点,全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破题增效,探索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的“龙岗品牌 ”。2022年12月,龙岗区龙城街道吉祥商贸园区工联会获评广东省总工会创新案例奖和广东省职工服务示范点,龙岗区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获得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全覆盖:坚持“组织联建”,突出引领带动“向心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一直以来,龙岗区委坚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高度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今年年初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将其纳入区委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龙岗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关于推动新业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城市融入与职业发展问题,将该项工作列入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抓紧抓实。据了解,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于 2021 年牵头组织开展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专题调研,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3个调研组开展调研,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在全区各街道开展了涉及11类职业1000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家平台企业的问卷调查,召开15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多家平台企业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题调研报告,在完善网络立法、优化行政监管措施、强化网络平台自我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建议6条,为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决定》提供了准确、客观、全面的依据和意见参考。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龙岗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全力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调研实际情况,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去。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有效覆盖”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联盟工作机制,重点突破城区快递、外卖无行业主管局限,以项目化方式推进管理服务职能落实,通过单建、联建、孵化等方式实现党组织有效覆盖,推动资源共享、难题共商、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新业态企业310家,党员350名,已组建党组织53个,共选派党建指导员50名,选派驻企联络员179名,实现了党的工作100%全覆盖。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督促街道相关部门抓好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分组做好指导服务,推动走访对接精准化、解决问题实效化。通过开通党建微信公众号、网络群,建立虚拟党支部、网络党小组等方式,将流动性大的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驾驶员编入“云上党支部”。此外,还充分发挥工会保障作用,创新建会入会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园区、楼宇、新就业形态行业等工联会建设,不断扩大新就业群体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全链条:坚持“温暖联送”,增强关心关爱“凝聚力”
5月23日下午,龙岗区人大社建委联合龙城街道新就业形态行业工联会举办了“让新业态更幸福暨2024年龙岗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生日会”,百人齐聚的生日会以“流水席”的方式打开,让新业态劳动者感受到生日的祝福与被关爱的幸福。据了解,自5月以来,仅龙城街道新就业形态行业工联会开展了30多场次不同形式的活动,温暖服务新就业群体超 2000人次。
这只是龙岗区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在龙岗,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聚集了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他们如同辛勤的小蜜蜂穿梭在城市中服务着千家万户。“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是他们最普遍的诉求。为此,龙岗区紧扣新就业群体需求,创新实施“暖蜂行动”,大力推进“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停车、饮 水、如厕、休息等暖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服务质量和效能,龙岗区人大常委会自2023年12月以来推动“代表+工会”试点改革工作,依托全区各街道人大代表“家、站、点”和工会职工之家,完善“代表+工会”二合一服务平台,促进代表和工会活动融合,为新业态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例如,区人大常委会在龙岗街道重点打造南联第六工业区、怡丰自动化等园区人大代表工作联系点,开设南联第六工业区职工食堂,开展专项招聘会、职工技能培训和竞赛、职工夜校等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援助、职业技能培训、惠民政策宣讲等服务,推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走心走实。
全过程:坚持“渠道联通”,强化权益保障“影响力”
“企业拖欠了一年的工资要不回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年4月,在龙岗区劳动争议“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横岗街道某互联网平台公司员工刘先生前来求助。原来,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刘先生被单位解雇,企业实际经营者陈某却以各种理由多次拒绝支付刘先生的剩余工资,涉及金额7.6万元。了解情况后,专职品牌调解员郑立山迅速联系企业负责人组织劳资双方面对面沟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刘先生满意而归。
这是龙岗区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龙岗区维护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的一个剪影。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推进过程中,龙岗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实施,共同构建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对于新就业群体遇到矛盾纠纷后多头跑路这个难题,龙岗区融合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打造“一体化”综合解纷平台,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社会力量调解、普法宣传等手段参与解纷,近两年来成功调解案件18668宗。
为维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权益,针对该群体法律权益咨询增多的情况 ,2023年8月龙岗区开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线”,设置新就业法律咨询语音提示,由相关专业领域律师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预约服务和法律援助申请指导,做到“一通电话解答完”。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多的实际,龙岗区将权益保障“关口”前移,推进新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零工市场”,积极搭建公益性灵活就业服务阵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的求职招聘、技能培训、就业和创业指导;组织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定制化培训服务,2023年以来,区总工会牵头开展68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培训,培训人数达3490人次。
全方位:坚持“思想联强”,提升基层治理“驱动力”
5月11日下午,在龙岗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业态·新治理”圆桌座谈交流会在龙城街道盛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在会场内就座的除市区人大代表、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外,还特别邀请了10余名新业态代表、社工代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会上,新业态代表对新业态新治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问题一一进行回应。
“新业态·新治理”圆桌座谈交流会是龙岗区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的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龙岗区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特殊优势,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协同治理,构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城市治理新格局。在人大代表建议的推动下,以百余名快递人员为骨干,组建暖心服务“跑跑团”,同时推动其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引导快递员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城市形象“宣传员”、城市生活“服务员”。
龙岗区还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深圳智慧党建”注册成为“暖蜂服务”体系成员,成立外卖骑手先锋骑士团。建立健全货车司机管理机制,设立党员示范车,引导货车司机特别是党员货车司机在基层治理、道路安全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加强激励表彰,开展“最美快递员”评选活动,2023年以来,在全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群体中,3人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提高了快递小哥的社会影响力和职业荣誉感。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指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龙岗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织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体系,帮助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奏响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交响乐’,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