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布坂联络道与吉华三联路联通加快建设、专题调研水径石场黄泥水综合整治、督办验收景华春天长者服务点和养老服务驿站……在今年的人大代表活动月中,龙岗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结合“人大+”工作模式开展29场“人大代表活动月”系列活动,推动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打通了解决群众难题的“最后一公里”。
“人大+经济”模式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期有没有对园区环境进行整体提升的计划?”“安全应急企业有没有形成上下游闭环的生态?”为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联合经发、商会、工会等部门搭建起“人大+经济”工作模式,深入走访企业问需建言。
仅代表活动月期间,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中海信园区、吉华工业区(天安智谷)等10余家企业走访,倾听企业反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建言企业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数据显示,共收集企业诉求13条,现场协调解决9条,转办相关部门跟进处理4条。
“人大+安全”模式守牢生命健康底线
“台风将至,松元头段河道、吉华实验学校过渡校区、富民城铁路箱涵处都是易涝点,所以我们连同水务中心、社区、物业、建设单位一同实地视察,督促内涝隐患、排水不畅等问题尽快解决。”7月23日,区人大代表徐敏金在“人大+安全”系列活动中如是说。这是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人大+安全”模式的一个缩影。
人大代表活动月期间,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联动应急、城建、水务、三防等部门开展“人大+安全”系列活动4次,组织人大代表结合安全生产夜查、汛期洪涝排查等工作,参与检查三小场所违规住人、电动车入户充电等消防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大+民生”模式展现服务为民初心
为环卫工人送凉茶、给困难群众送米油、给残障人士送药……在人大代表活动月期间,人大代表们根据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的“人大+民生”工作模式,与挂点社区困难群众建立起“一对一”帮扶机制,精准锁定辖区最急迫解决的20余宗个案,以解决群众“微心愿”为切口,履行服务为民的初心使命。
此外,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还组织代表参与到民生实事项目评选、实施、验收的全过程中去。例如,前往塘园新村、松园新村、下水径新村视察,了解城中村“补短板”工程建设进度;到大坡头南片区视察路面整治工程情况等。
接下来,区人大吉华街道工委将进一步创新“人大+”工作模式,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参与信访调解、工会议事、法治宣传等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中去,切实提升辖区群众“三感”,不断跑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