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平湖,整洁的城市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平湖街道地处深圳市中轴片区,南依罗湖,西邻龙华,东连龙岗,北接东莞,自古以来是交通物流枢纽重镇。近年来,平湖进入大建设、大发展阶段,丹平路北延段、西宝路等8条主次干道建设,平湖金融基地、平湖人民医院、地铁10号线平湖段大范围施工,虽然让平湖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但也给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
认识到环境发展基础不足的情况,今年3月以来,平湖街道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地出台一系列提升环境品质的措施,街道领导班子从基层抓起,将环卫保洁、环境秩序、绿化美化等管理严格推进落实,把城管力量下沉到社区一线,建管结合,让落实“东进战略”、文明城市创建与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相辅相成,推动平湖更加美丽宜居。
在全市范围内有“行走深圳”,在平湖街道范围内,还有“行走平湖”等自查行动,这来源于平湖街道主要领导对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重视,无论是平湖街道“一把手”,还是社区工作站站长,都把“行走”活动当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套自上而下的系列自查行动持续至今,已取得较好的带动效应。
◆经验措施
◆1.(打造示范片区)从中心区向四周辐射,带动全民积极性
要改变底子薄、基础差的环境现状,平湖街道决心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相结合,提出了“精细化作业、网格化管理”,将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向边远街道、背街小巷延伸,向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生活区延伸,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同时,打造一批示范片区,从中心区向四周辐射,最终带动全民积极性。
农贸市场、城中村一直是环境品质提升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在平湖中心片区早期规划建设的主营猪肉批发的平湖新市场和主营蔬菜批发的荔园市场,由于规模较大,作业时间集中在晚上和凌晨,容易造成乱摆卖、脏乱差、交通拥堵、噪音、污水横流、路面破损等问题。
对此,平湖街道成立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专门负责对辖区内的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建立针对市场市容的驻点巡逻队,对经过多次劝阻不整改的,由街道执法队依法进行处罚,取缔市场周边临时疏导点,消除市场周边乱摆卖行为。7月以来开展的市容巡查勤务模式在治理市场及周边环境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成效,而平湖新市场也作为示范片区被重点打造。
宜居的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卫生质量,还需要提升绿化程度。凤凰大道是平湖街道重点打造的示范花卉景观大道。“未来还将投入300万元为凤凰大道增添泰国樱花、宫粉紫荆等品类的树木。”平湖街道城管办副主任刘希华说。
◆2.(城管下沉社区)推进市容巡查勤务模式,在源头上解决环境品质问题
只有将城市管理力量下沉到一线,才能在源头上彻底解决环境品质问题。
7月以来,平湖街道大力推进勤务模式,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迅速组建市容巡查队伍,先期聘请了一批市容巡查员,共计189人。7月初,平湖街道执法队就组织各社区分管领导、社区城管所、执法队驻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市容巡查队员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勤务模式学习培训。
经过前期的经验学习,结合本地实际,平湖街道近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市容巡查”勤务模式进行推进。首先是把执法队员派驻至各社区,设立驻点办公室,深入推进“城管进社区”,进一步细化综合执法片区责任制,通过微信平台建群方式,建立点对点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强化沟通和联动。其次,把平湖辖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片区,实行网格化市容巡查工作模式,各片区由街道执法队中队长或副中队长分块负责。另外,每个片区实行双片长制,由街道执法队公职人员和社区城管所所长同时担任片长,双片长是本责任片区内市容巡查和市容秩序的责任人。巡查队实行三班制市容监督巡查,将动态化管理常态化,推动市容巡查员真正到岗到位开展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其实,像市容巡查勤务模式这类的城管下社区举措早已在平湖街道实行。据平湖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开始,该街道就已在12个社区成立城管分队,搞“大城管”模式,由社区主要领导带队,与城管和执法队员一起走上街头开展定期巡查。勤务模式的开展,把各社区一线巡查人员规范化、统一化,将有力地保障环境品质快速提升。
◆3.(建设管理结合)大型项目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推动市容巡查勤务模式是监管市容动态,项目建设则是改善人居环境。
去年底,深圳集中开工12个重大项目,有4个在平湖。丹平路北延段、西宝路等8条主次干道建设,平湖金融基地,地铁10号线,平湖人民医院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平湖掀起了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高潮。另外,平湖优越的地理位置属性赋予了其物流重地的责任,但是道路交通设施陈旧、停车场规划不完善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困扰着领导班子,对于提升环境品质,更是给出了挑战。
处在这样一个特殊发展时期,平湖该怎样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建管结合”或许是条好路子。
今年以来,平湖街道执法队专门成立了由科级干部带队的泥头车专项整治小组,采取“错时”执法、设卡阻截、蹲点伏击、联动执法等手段,严把“出口关”、“路面关”。另外,加强源头整治,对现有的在建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督促建设、施工单位的源头管理工作。此外,还通过夜间设伏、安排保安员在重点的区域、路段进行巡控等方式,严查非法弃土行为。
对于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升居民满意度的重要方面,通过小型基建形成美化社区环境,以建设降低管理难度。今年,平湖街道12个社区共上报提升改造项目209个,该街道将重点放在道路硬化、人行道建设、绿化提升、排水排污、黄土裸露整治以及路灯建设等方面的52个项目上,估算总金额1231万元,并建立了从人、财、物全方位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力量。
◆4.(加大监管力度)委托第三方机构暗访拍摄短片揭短亮丑
从今年3月开始,平湖街道每个月都会举行一场特殊的干部大会——从上至下70多名各部门、社区负责人坐在一起观看一段由第三方机构暗访拍摄的短片,各社区的主次干道、商业街、广场公园、天桥通道、垃圾转运站、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建筑工地等场所,哪里环境整治不力,哪里整治之后回潮,都一一被展现。短片播放完毕,由被曝光的社区、部门负责人现场发言,解释未整治到位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计划,并且必须在两天内解决曝光的问题,报告处理结果。
平湖街道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还表现在对环卫公司清扫保洁履约的监管力度上。
平湖街道城管办市政服务中心成立督察队,建立督查群,按照合同约定日夜不间断地对环卫公司清扫保洁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在督查群中曝光督促整改,督察情况与公司每月绩效结合,整改不到位的就将进行扣分扣款。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对辖区环卫公司拥有监督权和评价权,双重监管有效地及时消除环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以往因为预算不足,街道付给环卫公司的劳务单价偏低,无法提高工人积极性。从8月开始,将由龙岗区对环卫清洁公司统一招标,街道加大财政投入,将每平方米的费用提高至15元,提高环卫工人积极性。
◆记者观察
◆新市场:分时段围挡难治理路段,乱摆卖摊贩不见踪影
7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平湖街道凤凰社区的新市场。市场入口所在的新风北街上,一台吊车在拆除违法搭建的广告牌,几名执法人员流着汗水在工作。而整条街上除了执法车辆外,没有停放任何车辆,两边也不见摊贩的踪影。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场内摊位全部实现高台摆卖,商品排列整齐有序,环卫工人不间断清理场内垃圾,场内气味也比以前减轻了不少。在新风北街上,市场入口分别放置着“公共路段,禁止摆卖”牌子,据现场巡查队员介绍,7月开始,8点至14点,这条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乱摆卖摊贩无从进出,过往车辆可绕道周边街道,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市容整洁。
◆上木古:创建“党员志愿者+义工+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上木古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曾建明告诉记者,根据“行走深圳”和“行走平湖”,该社区也开展了“行走上木古”的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利用微信群汇报自己每天行走社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没多久,该办法因为效果好、见效快,被社区义工们效仿,也加入到行走活动中来,他们开设了自己的微信群,进行环境卫生、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并采取线上提问题,线下解决问题的方式。
目前,“行走上木古”活动开始向所有居民开放,人人都能做监督者,人人都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曾建明的微信群里现在不仅有党员、义工们开设的行走群,还增加了居民自发建立的群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矛盾,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了。“党员志愿者+义工+社会组织”的互动服务体系,也推动社区实现“和谐友爱、邻里互助、增能赋权、自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各方声音
我才来平湖工作不到3个月,感觉居住环境还是蛮好的,道路都很干净的,但感觉到交通不是很方便,路上也常常会堵车。我平时收发快件经常跑来跑去,对交通这方面,还是希望能尽快改善吧。
(邮政EMS平湖片区快递员刘欢)
我在平湖新市场前面的这条街开店18年了,眼看着这里不断变化,环境越来越好。以前店铺门前都被小摊小贩给堵住了,市场里的臭味也难闻得很,今年感觉变化挺大的,门前干干净净的,我的生意都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