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深圳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中“普惠性儿童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5%”的目标,精准对接深圳市民政局“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平湖街道平湖社区积极行动,依托“民生微实事·大盆菜”专项经费,策划推出“候鸟驿站”关爱项目,聚焦来深建设者子女课后成长需求,开设美术与书法公益课堂,每班各12课时,优先保障社区内来深建设者家庭子女参与。
项目创新采用“送教入社区”模式,聘请专业书画教师走进社区活动场地授课。课程设计兼顾文化传承与情感融入:书法课堂融入岭南文化精髓,通过讲解广府楹联的书写传统与历史渊源,让孩子们在笔墨间感受本土文化魅力;美术课堂以“深圳改革开放”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城市发展图景,在色彩与线条中深化对深圳的认同与热爱。
“孩子们课余生活单调,家长们也常因工作无暇陪伴,”参与项目组织的社区工作者表示,“‘候鸟驿站’就是想通过家门口的公益课堂,填补这段‘真空期’,让孩子们在安全友好的环境里培养兴趣、结交伙伴。”如今,社区活动室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课堂上,他们专注临摹、肆意创作;课后,围绕作品交流互动,欢声笑语不断。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成为来深建设者子女增进互动、提升社区归属感的纽带。
作为基层用“民生微实事”机制破解普惠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实践,平湖社区“候鸟驿站”精准回应了来深建设者家庭对子女美育和课后照护的需求,将“儿童友好”理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服务,为提升普惠性儿童服务覆盖率、建设包容且有归属感的儿童友好型社区注入了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