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区委抽调到区水务建管中心实践锻炼的干部梁东宁在高温与暴雨中穿梭,经过近半个月的锻炼,本就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他成了平湖街道鹅公岭河和山厦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半个专家”,帮助街道、社区和施工单位解决了不少难题。
昨日早上7点多,梁东宁已经出现在鹅公岭河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部,监督工人开展晨间安全教育。他要求每个工人签完安全教育承诺,才让他们上工。趁着上午没下雨,他带着施工和监理单位负责人在高温下逐个节点走访查看——这是他半个月来每天的例行工作。作为平湖街道城市建设办副主任,梁东宁对这片土地再熟悉不过了,刚刚投入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就摸清情况,迅速进入状态沉入其中,有时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当日,位于平湖大街沿线的鹅公岭河整治工程3号节点房屋正在拆除,这是鹅公岭河最后一个拆除工程,梁东宁特别关注。“我在平湖基层扎根13年,感触最深的就是街道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在不断提升。对于难点工作,整个街道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就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梁东宁感慨。
“梁主任第一天来我们项目部的时候就说:‘我作为抽调干部,就是来帮助项目解决问题的,你们只管埋头干活!”在鹅公岭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的施工方负责人陈工的眼里,梁东宁是实干型干部,每日奔波,从不叫苦。几天前,鹅公岭社区股份公司负责人找到梁东宁,他们希望在整治后的河道边建设一条人行道,但是却没有进展。梁东宁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就把社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组织起来开协调会,问题立刻就得到了解决。“半个月前,鹅公岭河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才完成20%,我们这段时间仔细分析了情况,目前任务已经完成35%。”梁东宁总结经验,“我觉得只要我们踏踏实实把安全关把好,河道治理的脚步还可以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