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够积分的居民在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用品。
“社会和谐、邻里和睦,这就是我们上木古社区要创造的文明氛围。”7月17日,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沈远城对记者说,这些年来,因为大家的团结一致、和谐友爱,该社区不仅环境卫生始终排在整个街道前列,各项精神文明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他兄弟社区纷纷前来取经。
上木古社区辖区总面积3.97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21840人,其中户籍人口580人。社区不算大,但是小而美,各项管理井井有条,这得益于大家敢于在文明创建方面做新的尝试,这不,一套以“党员志愿者+义工+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多元化互动服务体系,就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好风气。
创建“党员志愿者+义工+社会组织”的服务体系
曾建明是上木古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他还有一个身份——党员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上木古社区在各个群体中都开展了“行走上木古”的活动,该活动首先是党员志愿者们发起的,他们利用微信群,随时汇报自己每天行走社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当场寻求解决办法。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活动调动了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社区整体环境面貌得到大大提升,这个活动也因为效果好、见效快,被社区义工们效仿,加入到行走活动中来,他们开设了自己的微信群,进行环境卫生、安全隐患排查行动。
因为义工人数多,普及范围广,大家就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走活动。线上是平时在社区生活中,发现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拍照上传至微信群,由相关部门予以处理,线下则是义工队每周定期组织美化家园行动,大家一起深入到社区大街小巷进行街道地面维护、清扫死角、铲除垃圾等保洁工作。
渐渐的,“行走上木古”活动开始向所有居民开放,人人都能做监督者,人人都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曾建明的微信群里现在不仅有党员、义工们开设的行走群,还增加了居民自发建立的群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矛盾,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了。“党员志愿者+义工+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多元化互动服务体系,也推动社区实现“和谐友爱、邻里互助、增能赋权、自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文明之花盛开在爱心银行里
2016年7月22日下午,充满创意与温馨的“文明美德·爱心银行”系列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木古社区广场举行,把爱心量化的“爱心银行”正式开张营业。根据爱心银行的相关规定,公益服务时长可转换成相应积分,存入“爱心存折”(积分卡),攒够积分可前往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用品;企业、组织和居民的爱心捐献资金将作为社区爱心基金,专门救助困难群众、支持公益活动。
据了解,平湖街道在12个社区都设立了爱心银行,但上木古这家是“生意”最旺的,其引入银行服务理念,建立以“爱心存折”为载体的志愿服务量化记录及评价方式,创新具有特色的双向志愿服务模式,其由总部、爱心服务队、爱心超市、爱心基金、爱心展示墙和爱心银行网络平台六个部分组成。其中,总部以社区U站为阵地,承担银行的整体运作;爱心服务队由社区范围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义工队伍整合而成,并在爱心银行总部建立爱心服务队资源数据库;爱心超市主要由爱心积分兑换区、爱心义卖区和爱心资金托管箱组成,可将善行义举兑换为相应的爱心积分,而获得的爱心积分可在爱心超市直接进行消费,换取自己想要的商品。
坐落于上木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爱心银行并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屋子最里面的两排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物品,下方标着积分数;货架前方有一排类似收银台的座位,那是社工们审核物品交换的地方;进门处的1台一人多高的电子屏特别引人注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爱心银行借助互联网手段的创新——“社区1+1”电子触摸屏,居民不仅可以在上面观看社区新闻、办理行政事务、了解最新义工活动招募情况,还能直接通过这个系统选购“爱心超市”中的物品,随后只需拿积分卡在底部“滴”一下,就能拿着打印好的小票找社工换取物品了。手机壳、毛巾、洗发水、文具……大家捐什么的都有,不过这些都要经过社工进行价值评估,才能最终上架。记者采访当天,正遇到几位小朋友来用爱心积分兑换玩具,“文明创建从娃娃抓起”——这是爱心银行设立的最大意义。
家风主题广场等 硬件设施助推文明创建
想要创造邻里和谐的氛围,必先打造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居民交流的空间,营造精神文明常态化建设的居住环境。
早在2010年,上木古社区门禁系统就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成为样板。近年来,上木古社区党委更加重视社区安全,加大技防投入,引进智能人脸识别出入口系统,切实发挥科技围合作用,犯罪率大大降低,实现了“以证管人”、“以屋管人”、“以业控人”、“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全面保障。
此外,在平湖街道的支持下,上木古社区还打造了山环水润平湖生态园以及总面积12000平方米的家风主题广场,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同时,还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的铺设、家风家训传承的文化宣传栏等,向居民传导文明和谐的相处之道。另外,上木古辖区内的DCC展览展示文化创意园以第十一届文博会分会场为契机,将自身打造成为集展览展示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智慧型文化园区,其中设有国内外展览展示高科技、创新产品的商展场所,智慧商展网络平台,展览展示、城市景观产品技术设计研发基地,以及园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多功能会展场地,实行365天无闭馆国际性展览展示,为周边居民开设了一扇提升眼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