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上木古的做法在整个龙岗是“第一家”,上木古也成了全国闻名的治安防控标杆。日前,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沈远城对记者说,城中村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的居民也应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上木古社区三面环山,山环水润,居民生活在一片绿色之中。
上木古社区内城中村的道路干净整洁。
“城市是从农村发展演变而来,城中村不仅需要治理,更需要创建,只有政府落实了责任,才能创建出文明新村。”今年9月,市城管局局长王国宾在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调研城中村建设情况时,不仅大力赞扬了上木古社区“社区自治”的管理经验,还为街道和社区两级领导班子打开了新的城中村管理思路。
上木古社区三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但却因周边临近多条高速公路、铁路,背靠全国闻名的华南工业原料城,吸引了大批企业进驻,社区中的城中村也顺势聚集了不小的人气。如何发挥优势管理好城中村,上木古社区做出了自己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
404个摄像头维护公共安全 住在城中村也能享受围合小区式的服务
10月30日下午,在上木古社区广场上,赵大爷正带着孙子和几位邻居吹着清风聊家常,他告诉记者,儿子与儿媳在社区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住在离社区工作站不远的城中村里,不仅房租不贵,而且治安特别好,每栋楼下都有摄像头,“我们这里很安全,回家都需要门卡。而且周边治安也很好,我每天晚上都带着孙子出来遛弯,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赵大爷乐呵呵地说。
让社区城中村里的居民感受到安全、安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年前的上木古社区由于发展落后,治安也相对混乱。为此,当时的村集体股份公司根据上木古村自身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创新实行封闭式管理,在3个山头设置岗亭,并安排治安人员24小时监察,严格管理进出人员。不仅如此,在征求居民同意后,上木古在随后2年建立了全覆盖门禁视频系统,在每家每户大门上安装一个监控探头。楼内住户统一到社区服务平台办理门卡,由工作人员对办卡人员进行信息核实、登记住户情况,并为办卡人员进行拍照,将照片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物业管理和流动人员管理的资源共享。这一系列的治安管理措施,使得辖区治安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当时上木古的做法在整个龙岗是“第一家”,上木古也成了全国闻名的治安防控标杆。
日前,记者在上木古社区工作站的监控中心看到,密密麻麻的视频格子里,是整个社区24小时运行的404个监控探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并与公安报警系统连接。“上木古社区范围不大,这么多摄像头监控着每个公共角落,住在城中村的居民也享受着围合小区式的服务。”工作人员说道。
“行走上木古”保卫环境卫生 居民自治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
上木古辖区总面积3.97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737人,内有2个新住宅区、3个老住宅区以及1个大型工业区,环境卫生状况是城中村治理最直观的体现。而上木古社区治理环境有自身独特的一套方法——街道统筹+社区居民自治。平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志华曾在一次调研中提出,居民自治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上木古社区的城中村环境能和整个社区维持统一步调,仅靠街道、社区指派环卫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居民自觉治理与维护。
曾建明是上木古社区的一位党员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上木古在各个群体中都持续开展“行走上木古”活动。该活动由党员志愿者发起,他们利用微信群,随时汇报自己每天行走社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并当场寻求解决办法。不到3个月,社区的整体环境面貌得到大幅提升。这个活动也因效果好、见效快,被其他义工们效仿,纷纷开设各自的微信群,对周边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因为义工人数多、普及范围广,行走活动开始向所有居民开放,人人都能做监督者,人人都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家园。现在,曾建明的微信群里不仅有党员、义工们开设的“行走群”,还增加了居民自发建立的群聊,几乎每天都能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就这样依靠居民自治,一步步建立起来了。
在街道统筹指派的环卫力量的同时,上木古社区还采取股份公司额外出资,每月动用20万元聘请环卫工人对社区内的垃圾进行清扫,加大每天清运垃圾和清洗垃圾桶、垃圾屋的力度,这也成为该社区干净整洁的又一“秘诀”。
社会和谐邻里和睦 这就是上木古社区要创造的文明氛围
“社会和谐、邻里和睦,这就是我们上木古社区要创造的文明氛围。”日前,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沈远城对记者说,城中村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的居民也应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走在上木古社区的城中村里,除了能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时刻运转的门禁和监控系统,整齐的“三线”也是亮点之一。早在2010年,上木古社区就针对新河住宅区、岭根吓住宅区的“三线”进行了全面整治,集中剪除废弃“三线”、捆绑散乱“三线”,并拆除违法的小区网络盒,还给居民一个清朗的居住环境。
此外,占地面积11156平方米、投入1204万元升级改造的上木古社区广场也于2015年下半年完工。改造后的社区广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地板由大理石铺设,安装了大型电子屏幕,同时设有各类游乐、健身设施,还有凉亭、景观树和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在提升社区环境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享受文化生活的空间。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上木古社区的“爱心银行”经营一年多以来,为居民们带来更多满足感。根据规定,居民公益服务时长可转换成相应积分存入“爱心存折”(积分卡),攒够积分可前往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用品;企业、组织和居民的爱心捐献资金将作为社区爱心基金,专门救助困难群众、支持公益活动。10月30日,爱心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爱心银行’最受孩子欢迎,他们常常用做义工的积分兑换学习用品和玩具。助人意识从娃娃抓起,也是提高辖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一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