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拆难,在于总有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冒出来。平湖街道针对这些问题,见招拆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继引进城市更新办法捆绑拆迁责任,顺利解决地铁10号线禾花站A、C出口和大岭片区工厂拆迁难题以及河道征拆部分难题后,现正探索河道征拆由意向合作方将城市更新红线范围内的物业整体承租下来,再返租给租户的新方法,得到被征拆户的认可。在平湖街道城市更新中心,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征拆“三剑客”的李德强、任杰良、陈佩群,听他们讲述征拆工作的点点滴滴。
整体承租达成政府、群众及发展商“三赢”
平湖街道鹅公岭河道征拆有1200多平方米的面积与大皇公城市更新项目重叠,涉及3个业主,条件始终谈不拢。后由项目意向合作方将这3名业主在城市更新红线范围内的7800平方米住房整体承租下来,涉及河道征拆的先拆,不拆的部分由意向合作方返租给租户。发展商成了“二房东”,而业主将始终保有租金收益,此举受到居民肯定。目前意向合作方已拿出方案,并出具测绘报告,获得业主认可,接下来将由社区股份公司统筹进行。
这个办法是平湖街道城市更新中心主任符涛和李德强一起想出来的。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他们发现群众有不少顾虑,很担心城市更新周期较长,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由意向合作方整体承租的方式满足了群众需求,解决了河道征拆难题,也减轻了发展商的压力,加快了城市更新步伐,达成了政府、群众及发展商的“三赢”。
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意向合作方表示愿意投入。“我们以此给政府和村民一个态度。”大皇公城市更新项目意向开发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按照这一模式,木古河河道整治征拆涉及的新木新围仔股份公司的一处1000多平方米的待征拆物业已经签约。
征拆谈判要先过自己这一关
李德强、任杰良和陈佩群被称为平湖街道城市更新中心的征拆“三剑客”,不仅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征拆经验,还因为他们都是在2012年从平湖街道拆迁办调到城市更新办的,经常“联袂出征”。
“三剑客”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始终用心去打动每一位业主。新木河河道征拆涉及一家3000多平方米的卡拉OK,由于生意不错,业主不愿拆迁。平湖街道组织过协调会解决此事,业主跟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也面谈过,但一直没能达成征拆意向。去年10月,“三剑客”和意向开发单位华侨城的纪委、法律部、成本运营部等多部门一起去了业主在海丰的家,结果一次就谈了下来。
原来,李德强注意到,这位业主虽然说话强硬,但是个明事理的人,只要能打动他,就有达成拆迁意向的可能。“我们谈了两个小时,很快达成了拆迁意向,再次面谈就签了协议,去年11月底就全部拆迁完了。”任杰良说。
怎么样才能达成这种工作效果呢?李德强表示,征拆谈判要先过自己这一关。每天早晨,“三剑客”都会在办公室碰头,对这一天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梳理。每个业主是什么性格,用什么方法实现突破,大家共同商量方案,有时甚至预演一遍。
拆迁工作十分艰苦,如在开展地铁10号线征拆工作时,他们与业主聊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七八月份时有业主不让进门,他们就顶着大太阳在业主门口谈判……但一单单征拆协议签下来时,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群众的支持是他们的动力
不管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李德强都是三剑客中的“大哥”,他是广东茂名人,1995年从部队转业到平湖街道经科办,一干就是11年。2006年,平湖迎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性机遇,由于工作需要,他从经科办调任到拆迁办。
“开展房屋拆迁工作被业主辱骂是常事,有时还会遇到威胁恐吓、电话骚扰,甚至是暴力阻挠,各种突发状况都有。”李德强刚在拆迁办的工作并不如意,但他没有中途放弃,把拆迁工作视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光上班说拆迁,下班吃饭还要聊拆迁,晚上睡觉也想着要完成的拆迁工作。”
他自学各类法律法规,不懂的问题向资深同事请教,用心去与每一位业主交流,使他们在法律法规上认识到配合拆迁工作的合法性,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认识到拆迁的重要性。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李德强的工作能力在不断地提升,这些能力在他到平湖街道城市更新中心后派上了大用场,他在此次河道征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平湖街道将河道征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街道城市更新中心4条河道征拆都有任务,在该街道城市更新中心主任符涛的带领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大部分任务,目前他们主要协助开展君子布河征拆及辅城坳市场的清租。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和业主十分支持征拆工作,旭日厂涉及君子布河支流征拆,虽然还没有签协议,但企业已将施工面让了出来,“我们非常感谢这些积极配合工作的业主,他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李德强说。
征拆动态
6月2日上午,君子布河街道主管领导巫升龙,街道抽调锻炼干部黄伟平、王胜,辅城坳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叶小龙,意向开发单位星河项目负责人,与支流一辅岐路段权利人王某某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涉及面积326平方米。
昨日下午,君子布河项目平龙西路权利人谢某某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涉及水泥地水泥桥面等构筑物面积1310.3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