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坪地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挂点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抢抓国际低碳城建设机遇,严守“四条底线”,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凝心聚力、团结拼搏,以国际低碳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国际低碳城建设是坪地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项目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推动了国际低碳城项目由规划论证转入具体实施建设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核心启动区建设全面启动,短短6个月时间,完成了会展中心、丁山河整治等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低碳论坛,引进了国家太空生态研究中心、3D打印等高端项目,创造了龙岗版的深圳速度——“低碳城速度”,被列入了深圳市十大重点发展片区,成功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推动生态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大大提升了坪地的对外形象,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坪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国际低碳城项目实施以来,街道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11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82亿元,年均增长10%(按可比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0亿元,年均增长9.6%(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11年的19.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7.2亿元,年均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6亿元,年均增长13.9%;税收总额从2011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9亿元,年均增长10.2%;财政总收入从2011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4.7亿元,年均增长71.6%。其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两个指标,2013年的增速分别居全区的第一和第三。
(二)政府和社会投资坪地的力度明显加大。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低碳城的建设,投入到坪地各项建设的资金呈井喷式增长。据统计,2012年、2013年仅两年时间,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坪地的资金达到36.6亿元,其中用于基建工程建设达10.9亿元,河道污水管网整治工程11.5亿元,征地补偿款14.2亿元,投入总额比坪地过去十年的总和还多。此外,在社会投资方面,在国际低碳城建设的带动下,社会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强,2013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亿元,比2011年的19亿元翻了近一番。
(三)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升。国际低碳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社会各界广泛看好坪地,很多大企业、大项目都纷至沓来,投资坪地、掘金创富。2012年、2013年共引进规模以上(高新)企业4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8家,上市企业2家,两年所引进的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产值预计达96亿元,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在注重高质量引资的同时,还注重引智,成功引进了中组部“人才引进计划团队”“八六三”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项目。这些数据表明,近两年来,进驻坪地的企业,无论是引进项目的规模,还是项目的技术含量、创新能力都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四)社区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区集体资产从2011年的1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8亿元,增长35.8%;社区居民小组两级集体总收入由2011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5亿元,增长27.9%;社区股份公司净利润由2011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4亿元,人均集体分配由2011年的6850元增加到2013年的10390元,分别增长39.7%和51.7%;居民分红平均增长30%,分红超万元的居民小组超过三分之二,厂租由原来的每平方米七、八元增加到现在的十三、四元。此外,通过实施国际低碳城土地整备,盘活坪西社区17万平方米非农指标,社区集体资产增值翻了一番。
(五)土地整备成效显著。我们一直把土地整备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采取了人盯人、人盯厂、分片包干、每周例会等工作制度,举全街道之力推进这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5+2”“白加黑”,连续奋战、毫无怨言,两年累计整备国际低碳城土地107万平方米,远远超出街道过去10年乃至20年土地整备面积的总和。此外,还完成了龙岗河综合整治二期、埔仔路等5个市、区在街道实施的重大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征收面积17万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市、区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大项目、好项目进驻坪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低碳城核心启动区建设初见成效。争取市级投资约7.6亿元,半年时间在核心启动区完成了会展中心、丁山河生态整治、客家围屋改造一期等4大类7个项目,使该片区由原来杂草丛生、河水污浊的景象变成现在“水清、岸绿、树葱”的亮丽景观,成为了龙岗乃至深圳展示生态发展的亮丽名片。道路交通等城市配套建设加快推进。低碳城建设启动以来,市、区用于坪地道路交通、河道治理、污水管网等配套建设投资明显加大,其中投入近1亿元,先后新建和改造了吉桥路、埔仔路等11条道路;投入约10.5亿元,实施了龙岗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入1亿元,完成了花园、吉祥片区的污水管网改造;同时,地铁3号线东延段提前纳入市轨道三期规划修编,投资达7亿元的横坪路市政化改造前期工作也在抓紧推进,这两个项目都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动工。城市更新加快实施。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共6个,泰和、富龙山花园两个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分别可在年底及2016年初完工;长美岭项目年底可完成旧房屋拆迁工作;中心、花园、冠云等片区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坪地一小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建)工程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新增学位864个;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坪地中学中考成绩的优秀率、优良率、合格率、平均分四项指标均创十年来新高;六联社区子弟李曦纳以689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是坪地历史以来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坪地籍居民;投资1.6亿元的坪地医院新址将于4月份投入使用,门诊数和病床数将实现翻一番。城市配套项目加快实施。先后投资5500万元新建和改造了中心、坪西等6个社区公园,投资2300万元完成中心社区振兴路岳湖岗段等6个排涝工程,投资3600万元完成8个边坡治理,投资约6000万元对4条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了提升,投资约8000万元对横坪路、富坪路等道路两旁的建筑进行了立面刷新,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形象和品质明显提升。
(八)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全面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会实现全覆盖,怡心社区服务中心被评为龙岗区2013年度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在加强基础监管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废品收购站、私宅改办加工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13年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75%,无人员死亡,实现了全区历史上第一次街道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查违工作全面加强。两年来,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面积53945平方米,涉嫌违法抢建建筑栋数同比下降56%,违法建筑查处率100%、结案率100%,全街道查违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有力地保障了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维稳工作。建成门禁系统2401套,平安文化创建经验在全区介绍,强化严打整治,八类暴力案件立案数和两抢、两盗警情分别下降22%、45.6%、22%。加强信访调处工作。成功化解省交办的“郑志红”信访案以及“泰宝”地块、西湖苑一期等2个历史遗留案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九)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经费下降46.71%;扎实推进“三先”活动,拨出专款解决了公厕脏乱差、群众休闲健身场地等一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扎实推进社区换届工作,完成社区综合党委和纪委的换届工作,居委会、股份公司以及居民小组的换届工作稳步推进;完善社区“三资”监管服务系统,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的“三资”管理;安排9名处级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有力地推动和加强了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工作;狠抓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明察暗访制度,严肃纠治散懒拖拉和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风气;深入推进廉洁城区建设,加强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宣传工作全面加强,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硕果颇丰,工青妇、武装、人大、政协、统侨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