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湾街道首期“党群面对面 民心直通车”活动在辖区14个社区同步举行。小区楼下、公园门口,各社区书记带队搭台,挂点社区的街道领导到场助阵,职能部门、社康、物业等多方力量摆好摊位,现场为居民群众讲解惠民政策、答疑民生实事,并同步收集意见建议、给出解决路径。
吉厦社区“党群面对面 民心直通车”活动现场。
活动进行期间,一场疾风骤雨造访,前来的居民群众和工作人员一同站在篷布底下,这方共同撑起的“雨伞”让社区与居民“心手相牵”、共度风雨。“我就是冲着‘面对面’的招牌来的”,一位沙塘布社区居民表示,“去年我们小区地下停车场漏水就是街道书记来‘面对面’解决的,这次我特地来提一点关于小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南湾街道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深化“龙岭模式”,立足辖区实际,结合“三定三联”“行走南湾”“小分格”等工作,不断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做深做透,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事。2024年,为固化、优化机制,南湾街道整合资源,推出了“党群面对面 民心直通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旨在打造“找得到 用得上 靠得住”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平台推出至今已收集并解决了群众诉求200余项。
“难事我办”
确保线下线上都能找到“好帮手”
“医疗的钱是给了,但是我们还要生活啊,生活费用也要出啊。”伤者家属向社区诉苦……“他们老是来我家,坐在家门口,说不赔钱就不走了。”宝岭社区桂芳园小区的一名业主同样觉得委屈……
原来,2个月前,该业主家里装修,装修公司工头彭某雇佣了鲁某拆墙,不料鲁某在作业过程中摔致骨折。工头彭某表示,愿结清医疗费并补偿3万元。但伤者及其家属要求彭某在结清医药费基础上,额外支付生活费5万元。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此,伤者及其家属多次到业主家蹲守,干扰了业主正常生活。伤者鲁某儿子也到社区反映该情况并求助调解。
接到诉求后,社区党委迅速启动“专业调解+联动共调”机制,先由党员调解员及时介入,通过“沟通靠情、办事靠理”,快速缓和双方情绪,找准矛盾关键,明确进一步调解方向。随后,社区针对调解需求,召集街道城建组、社区驻点律师等力量,对相关装修项目及保险情况进行研判,制定调解方案。最终,在社区现场法律解读、以案说法等引导下,矛盾双方通过连续2天的当面理性讨论,最终达成赔偿3.8万元的一致意见,成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除“面对面”线下办理诉求外,“键对键”的线上平台渠道也是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期,居民杨先生因为与公司发生合同争议,产生劳资纠纷,向南湾街道“一网统管”民生诉求事件处置平台求助。下李朗社区收到平台“派单”后,第一时间约见杨先生收集诉求、证据,并联合街道劳动组与当事公司当面调解,快速帮求助人争取到了3个月工资和1个月赔偿。事后,杨先生向工作人员赠送了“为民解忧,尽职尽责”锦旗以表感谢。
这种“线下受理+线上派单”多平台、多渠道同步作用的方式,充分满足了居民群众“找得到”帮手的需求。在遇到困难时,不论是前往标志醒目、全天值守的社区党群阵地,还是使用一搜即得、一点就通的网络平台,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实际的帮助。
“公事公办”
不好管的公共区域统筹“共同管”
在居民小区中,有关公共需求、公共区域的事,因涉及的主体多、需求杂,往往理不清、办不明,久而久之形成治理痛点。对此,南湾街道以“党群面对面”为契机,聚焦需求,分析困于同一问题中的不同群体特点,通过党建引领,达到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位于布沙路旁的南和新村,属于90年代初典型的“城中村”结构,居住人口约5374人。由于规划较早,其停车位等配套设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乱停乱放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晚高峰时段,出入口处有大量私家车、电单车随意停放,导致了机、非、人焦灼混行,隐患较大。同时也给应急车辆通行带来了不便,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居民颇为困扰,物业也无力彻底解决。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南新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专项治理小组,理清各方责任分工。由小区党支部负责强化居民党员示范作用,带头遵守停车规定,主动引导身边人文明停车;由物业强化宣传,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由社区党委统筹资源,积极协调临近的南和公司、玉岭花园临时停车场,补充停车空间,同时联合物业,进一步规划停车位、设置物理隔离,防止车辆随意停放。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南和新村的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提升,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
此种工作在南湾并不是个例。即使在沙塘布社区翠山西这种方方正正、空间较为宽裕的城中村,也存在类似的难题。2024年9月,沙塘布社区居民向社区书记反映,翠山西一条巷道堆满了泡沫垃圾箱,影响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社区党委组织进行现场核实,发现是一门店老板和一名老阿姨习惯性地将箱子堆在家门附近,邻居多次劝说均没有得到解决。对此,社区党委统筹社区股份公司、城市管家等力量开展了联合劝导,最终说服相关人员对堆放情况进行了整改。同时社区对村里的巷道开展了常态化的联合检查,一旦发现有影响通行等现象,就立即整治,还居民一条干净清爽的门前路。
“专事专办”
专业领域的专业事挂上“专家号”
在市政道路管理等专业领域方面,单靠社区、居民的力量,难以根本解决其中的难题。因此,南湾主动向上对接争取,把专业领域的职能部门“请进来”,共同推动基层问题解决。
康乐社区尚峰花园小区周边的星火路和翠岭路在市政规划中原属双向单车道。2020年5月,因地铁施工,临时封控部分路段作为单向车道。地铁完工后,两条道路没有及时恢复原有道路规划,导致路面逐渐出现乱停车、乱摆卖等问题,甚至有摊贩占道杀鱼、卖肉,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对附近幼儿园、小学等学生也造成了安全隐患。随着时间推移,该路段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困扰越来越多。
2024年初,在街道分管领导、社区第一书记的推动下,区、街交通部门与社区、小区、物业等代表在星火路与布澜路口现场办公,专题研究讨论“星火路、翠岭路、香阅路、布澜路星火路口机动车道规划”问题,分析研判易堵塞的原因,并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形成系统化整改措施。
在上级职能部门的支持、街道社区的统筹和居民群众的监督下,截至2024年9月上旬,星火路(布澜路口至香阅路口段)、翠岭路(布澜路口至香阅路口段)车辆行驶方向已恢复原道路规划,并调整了上述路段的交通信号、违章拍照系统。同时,一并封闭了星火路左转布澜路的调头口,恢复了道路绿化,强化了护栏等交通装置,有效解决了该路段的交通问题。此外,社区联合城管部门对乱摆卖问题定期巡查劝导,片区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提升。周边居民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未来,南湾街道将继续坚持把解决群众的心头事、烦恼事、揪心事作为工作落脚点,深度发挥“党群面对面 民心直通车”广泛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切实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更高水平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