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政府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龙岗清风网 > 廉政动态

廉议汇丨莫把民生工程变为政绩秀场

  •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26日
  •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浏览次数: -
  • 【字体:     

  近日,吉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该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白城市通榆县委原书记李德明,被曝2020年在通榆这个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县城里,斥资千万元修建了10座豪华的“星级公厕”。这些公厕造型独特、设施齐全,每座面积110-140平方米不等,配有中央空调和排风系统、烘手器、净化开水机等,各种洗漱物品一应俱全,还安有Wi-Fi、音箱等设备。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夏振彬(广东广州 媒体人):豪掷千万建豪华公厕,背后暴露出个别领导干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其眼里,豪华公厕光鲜亮丽,在迎来送往、展示形象时大有妙用。

  以民生之名行铺张之实 ,变民生工程为政绩秀场。这种领导干部往往重面子轻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片面追求“高大上”、热衷“短平快”。他们自以为找到了抓工作的妙方,精通了出“成绩”的法门,往往做出蠢事而不自知,根子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

  孔德淇(广东云浮 媒体人):无论是城市公厕还是乡村厕所,其建设宗旨都应该以“实用”为基础。2018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做好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城镇公共厕所服务水平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公共厕所建设要“注重实用力戒豪华”。

  对于一个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县城来说,大规模投入资金建设豪华公厕,明显违背了这一要求,也超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堪称铺张浪费,本末倒置。

  吴一琦(广东东莞 职员):值得思考的是,这数以千万计的资金究竟是依据何种流程得以“拍板”确定的?相关项目是否经历了严谨的科学论证环节?是否广泛且充分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与诉求?

  只有牢牢扎紧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确保每一分钱都得以合理运用,方能避免更多“豪华公厕”式的闹剧重演。其一,进一步健全公共项目决策机制,强化可行性研究以及专家论证等关键环节,拓宽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此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其二,强化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审计力度,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其三,对违规决策、滥用资金等行为,必须严肃追责问责。

多做事 不作秀

■清风扬

  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俗嫌》中提到,为政者要“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古往今来,凡事兴于实,败于虚,毁于伪。本案例中,刚摘掉深度贫困县的帽子,时任县委书记就斥资上千万元搞了10个豪华公厕,这就是在“兴伪事”。

  老百姓对公厕的需求其实很简单,无外乎数量多一点、位置好找一点,干净卫生、提供纸巾等。不顾地方实际建设豪华公厕,打造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哪里有一点为民、务实的样子?耗费巨资堆砌豪华公厕,本质上是对财政资金的挥霍,更是对权力的滥用,暴露出扭曲的政绩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要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万万不能“兴伪事”。这意味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民生项目真正落实到民众的生活肌理中,而不是花拳绣腿、虚张声势,留下一堆花架子。

  群众的口碑才是最过硬的政绩。自觉过“紧日子”,多做事、不作秀,不慕虚荣、不务虚功,杜绝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把精力用到发展和保障民生上,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赢得群众口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