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岗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基层人大 > 人大集锦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三三”工作法 打造“群众身边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8日 来源:龙岗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龙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位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内设“一厅四室”五个区域,即宣教厅、资料阅览室、座谈议事室、代表接访室和多功能会议室,是可参观、可学习、可议事、可互动的多功能活动阵地。近年来,龙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省人大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创先争优 提升效能”活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效能“深化拓展年”行动的有关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精心指导下,以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三化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三个三”工作法,即实施“三力驱动”、健全“三项机制”、聚焦“三个领域”,有力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调研83场,对24部法律法规草案提出立法意见建议60余条,通过比对吸纳9条,为人大立法贡献基层智慧。

  一、实施“三力驱动”,夯实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合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区人大将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加强专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强化街道党工委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研究部署,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统筹研究解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人员配备、阵地设置、经费保障等问题,全面构建起“党委重视、人大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激发阵地活力。按照“精准定位、站点融合、功能联动”思路,利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空间建设人大代表之家暨基层立法联系点,场地功能、氛围元素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融合,推动联系点高标准打造、实现“一体多能”。整合辖区原有站点,重构多层级、全方位的“1+3+N”立法征询网络。构建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主体、3个立法信息采集点为支撑,24个立法联系单位为延伸,以及42名立法信息采集员为补充的工作架构,实现立法征询触角深耕社区、辐射街道、面向群众。

  三是提升队伍能力。广泛调动群众参与人大立法工作的积极性,选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加入信息员队伍,让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更“接地气”。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代表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开展立法项目征集、法规实施监督等活动。借助“外脑”引进“智囊”,组织区级参与立法顾问、律师、深度参与地方立法论证咨询、修改完善、清理评估等工作,借力借智提升立法质量。突出“信息赋能”,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手段展示展陈内容,实现智能化管理,改变以往制度展板满墙挂的问题,提升人大代表和群众体验感;接入省市区人大信息平台,开发民意诉求和立法意见收集微信小程序,搭建代表履职智慧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代表履职。

  二、健全“三项机制”,规范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流程

  一是完善“全链条”运行机制。强化制度机制建设,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吸纳融合《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1+7”系列制度,制发《基层立法联系点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南》《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等工作规程,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目标原则、职责任务、工作流程、保障措施。固化“八步工作法”等工作规则,对法规立项征集、草案解读学习、意见建议征询、专业问题咨询、意见汇总反馈等环节作出制度性安排,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有效落地。

  二是完善“全方位”征集机制。一是全时段收声。线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征集意见任务制作成专属二维码,便捷公众线上扫码查阅立法项目草案并快速及时反馈意见;线下依托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联系点等实体平台,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专题座谈等活动,确保意见征集的广泛覆盖与深度交流。二是宽领域集智。针对立法项目涉及的不同方面知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者以及民众参与讨论,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立法联系工作。三是多形式听议。加强与征集对象沟通互动,通过组织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为立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事实支撑。

  三是完善“全过程”参与机制。以简易用辞转化“法言法语”,整合街道法律资源,推动派驻街道的法官、检察官、司法工作者和参与立法顾问进社区,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和起草说明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解读,变法言法语为乡音土语,让联系点意见征集工作更有力度。以“头脑风暴”形成初步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细致梳理与分类归纳,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多方参与讨论研究,通过集体智慧碰撞形成更加完善、可行的立法建议;以专业审核提炼“民言民语”,经专业队伍初审与完善后,将基层群众的“土言土语”提炼为规范严谨的“法言法语”,形成条例清晰、内容详实的汇报材料和建议报告进行上报;以“择优致谢”激发参与热情,持续跟踪了解立法进程和对群众意见的处理情况,对于提出意见被采纳者或提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建议的个人或群体,通过“致谢函”表达诚挚感谢,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立法的热情,持续不断提出针对立法工作的高质量意见建议。

  三、聚焦“三个领域”,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质效

  一是聚焦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赋能”作用,深入基层、精准布局、紧贴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在“点”上生动呈现。比如,与街道司法所紧密合作,联合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设置法治宣传栏、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结合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集中宣传活动,引导居民知法守法,增强对立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精准对接产业、企业实际需求,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商事纠纷处理、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合同风险防控等实务内容,开展一系列专项普法讲座和咨询服务,为构建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三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68场,覆盖14万人次,派发宣传资料超2.5万余份,有效培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价值取向。

  二是聚焦基层善治。施行“基层立法工作+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网格化”模式,将进站人大代表纳入社区“基层治理网格”,深入街道社区、园区企业协助解决矛盾纠纷,收集立法修改建议,比如,在《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执法检查中,结合龙岗基层实践情况,提出“建议优化犯罪前科制度”的立法建议。同时立足街道、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尽己所能协调资源解决群众难题,使群众的金点子变成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三年来,收集各类民生诉求71件,妥善解决43件,跟踪办理28件,将共性的民声民意转化为72件高质量代表建议,比如,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推进长期影响群众出行的创建路、内环北路一期通车,缓解街域交通拥堵问题,满足辖区周边市民便捷通行需求;针对新生社区沿河路路段人车争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问题,推动新生沿河碧道的便民化改造,消弭群众出行安全隐患。

  三是聚焦备案审查。积极探索立法征集与备案审查工作有机融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民生的规范性文件,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相关部门、利益关系人、群众代表等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文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各类意见,及时向文件制定单位反馈。比如,在《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调研中,将征集意见触角覆盖街道7个社区,经过律师团队的通俗讲解,组织街道部门、股份公司、群众代表等63人参与调研,汇总各类意见21条,经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梳理后向文件制定单位反馈3方面意见,助力提升全区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和民主含量。

  下一步,龙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将不断完善网络架构,凝聚各方力量,为更多法律法规的制定贡献基层智慧;将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根系”延伸,充分发挥融合功能,共同开创龙岗街道民主法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