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是基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4年,区人大龙岗街道工委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紧密围绕龙岗区“四有一无”工作部署,聚焦街道建设“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目标要求,全面打造新时代“有为人大”,交出了一份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不负人民重托的优秀答卷。
在龙岗街道,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坦、更安心,人大代表们都在铆足劲儿,尤其是在民生改善方面,代表们就像一群贴心的“大管家”,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
这些年,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的龙岗街道存在占道施工的问题,给居民出行带来不少麻烦。于是,人大代表们开展专项视察活动,余海元、赖少华、李伟文、李泽红、舒香云等人大代表多次来到南联第六工业区涵洞、梅园路、龙盛路等路段,仔细查看施工情况。在他们的督促下,相关单位也不敢懈怠,承诺按期完成这些路段的整改。如今,路通了,大家出行更顺畅,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学校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同样牵动人大代表们的心。如针对老旧小区加装问题,陈子斌、薛斌、李春青、李泽红等人大代表多次视察,每一次都看得特别仔细,就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陈子斌表示,加装电梯看似简单施工,实际操作起来可不容易:有些居民担心影响采光,有些担心费用分摊不合理,有些以各种理由推脱,意见很难统一。对此,大家挨家挨户去了解情况,协调各方意见。在他们的跟踪督导下,这些民生项目均顺利推进。
区人大代表到平南社区开展“人大代表社区直通车”活动,视察调研摩尔城停车场出入口交通拥堵问题。
“大管家”们还把“人大代表社区直通车”热热闹闹地开进7个社区,实现街道各社区全方位覆盖。在岸上林居小区,以前电动单车到处乱停,既不美观又不安全,居民早就盼着有个宽敞的停车地儿。人大代表余海元、赖少华、古少扬等知道后,立马实地走访调研,和居民唠家常,了解大家的想法。这一看一听,问题就清楚了,于是现场“把脉开方”,给出合理的扩容方案。最后,崭新又宽敞的电动单车停放空间建好了,居民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
在龙岗中心医院门口,非机动车道停车区规划不合理。赖少华、薛斌等人大代表经过调研,给出优化改造方案,让停车区变得更有序,方便看病的群众。
这些例子有太多太多,人大代表们聚焦这些 “小切口”,实实在在地服务“大民生”,通过“人大代表社区直通车”活动,把老百姓的烦心事一件件都解决了。
在龙岗街道56.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大代表们就像一群活力满满的“服务大使”,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扛在肩上,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道路上绽放着独特光彩。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去年区人大龙岗街道工委积极打造6支独具特色的“人大代表+专业小组”队伍,帮助人大代表们创新履职,让人大代表的工作变得丰富有意义。
“人大代表+产业经济”专业小组开展“益企赋能·共谋发展”企业家代表说活动,人大代表围绕赋能高质量发展作主题分享。
其中,“人大代表+产业经济”小组就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去年,在一场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上,年轻企业家小李一脸愁容,他的企业正打算拓展新业务,可对市场走向心里没底。这时,人大代表叶飞鹏、马汝伟、李春青等凭借其独有的市场洞察力及丰富经验,分享自己对行业趋势的见解,还介绍不少成功案例;人大代表余海元则介绍街道招商稳商情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1563”行动计划,建议青年企业家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企业产业升级转型。小李听后豁然开朗,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通过举办类似活动,企业间的交流更顺畅,发展的劲头也更足。
“人大代表+工会”小组活动同样丰富,他们把南联、五联社区联络站当作温暖的“职工之家”。有一回,南联社区第六工业园职工反映交通出行、园区配套、职工权益等11条意见诉求。人大代表舒香云、李泽红知道后立刻行动起来,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经过努力,园区遇到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区人大龙岗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探索“人大代表+工会”工作模式,街道以“人大代表+工会”力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走出一条人大与工会组织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除了积极构建“人大代表+专业小组”模式为民服务,龙岗街道还积极协调建议承办单位推进建议办理,比如组织召开《关于加快推进龙岗中学南侧教育用地规划使用的建议》办中见面会,推动国土用地高效利用;召开推动龙西-五联片区新增西向对外联系通道(黄阁路北延)建议办理座谈会,推动项目在线位确定、可研报告上取得较大进展。
在龙岗街道,为让群众的想法都能被听到,一套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正不断完善,这便是龙岗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打造。该阵地的建设,将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与基层立法联系点“二点合一”,实现“一个场所、一套设施、多种职能”,让立法工作充满老百姓的声音。
区人大代表在龙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参加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
走进立法联系点,这儿就像一个热闹的“邻里中心”,与群众特别亲近,将立法联系点的基层属性、立法属性、联通属性和党群服务中心的优势完美融合。联系点秉持着“融合共用、与法同行、信息赋能”的理念,按照“五有”“三化”标准打造。居民老张说,以前总觉得立法是高高在上的事,和自己没啥关系,自从有了这个立法联系点,他可以随时来了解立法的事,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工作人员,让他觉得自己和立法工作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龙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网”越织越密,建立的“1+3+N”工作网络体系不仅让南联、五联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和街道司法所3个立法信息采集点“信息收集站”的作用充分发挥,还将街道执法队、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企业商圈、居民小区等各领域24个立法联系单位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不仅如此,龙岗街道还选聘4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热心居民等担任立法信息采集员,这些采集员就像活跃在民间的“情报员”,积极收集群众的想法。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龙岗街道用好用深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的缩影,区人大龙岗街道工委不断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的规范化建设,依托各联络点开展学习培训、政策宣传、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动,同时紧盯选民的“关键小事”,许多选民关切的难题迎刃而解,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的作用不断彰显。
2025年已开篇,接下来,区人大龙岗街道工委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围绕龙岗区“四有一无”工作部署谋划人大工作,勇于开拓创新,为龙岗区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