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市龙岗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紧紧围绕 “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发展目标,全面开展高质量发展“百题争破”行动,激励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奋勇攻坚当前制约龙岗发展的关键难题,不断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龙岗街道,一场“党建+AI”的基层治理变革正悄然重塑居民生活:噪音扰民投诉,AI秒速锁定责任部门;咨询社保政策,系统一键推送法规依据……在数字化浪潮下,龙岗街道主动拥抱AI技术,率先打造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的“民生诉求AI智能分拨研判助手”,将“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深度融合,推动治理体系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粗放管理转向精准服务,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传统算法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因缺乏专业的知识沉淀,难以精准匹配复杂治理场景。面对基层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顽疾,龙岗街道党工委创新建立“权责知识库+大语言模型”双轮驱动机制,街道党建办牵头打造工作职责知识库,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范围,实现“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岗”,为AI大模型分拨提供精准导航依据。
这一知识库成为龙岗街道搭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分工导航仪”。依托DeepSeek-R1大模型打造的“民生诉求AI智能分拨研判助手”,结合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实现三大突破:一是通过语义解析将模糊诉求结构化,二是基于权责知识库自动匹配承办部门,三是实时调取相关文件依据及法律法规生成处置建议。该助手可将模糊的诉求描述精准匹配至12个部门、58类事项,并自动附上法规依据,实现诉求分拨准确率超95%。例如,居民反映“小区外墙脱落”问题,系统不仅识别出属城建办管辖,还会自动关联《深圳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条款,让分拨有据可依。
治理效能的跃升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家住龙岗社区的张女士对此深有感触。上月她反映“广场表演噪音扰民”问题,以往这类问题因现场实际噪音类型的不同,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处理,如今系统仅用2分钟便结合了市民投诉的实际情况将工单分拨至所属噪音类型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去处理,当晚便有工作人员到场处置。
此外,本地化部署能够筑牢信息安全防线。“所有数据在本地服务器‘闭环’运行,就像给信息加了把‘防盗锁’。”工作人员强调,系统通过向量化治理将敏感信息脱敏,确保隐私安全。笔者获悉这一设计将本地化部署从源头切断数据泄露风险,有效地为政务AI应用树立了安全标杆。
技术落地的关键在于“人”。近年来,龙岗街道深入实施作风效能倍增计划,激励基层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热情,创新打造“1+2+10+3”党校阵地资源矩阵,建强用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锻造了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龙岗街道的年轻干部是这场AI变革的“探路者”,在2024年底便利用业余时间钻研AI本地化部署,凭借着对专业的热情和对外部环境的敏锐研判,最终将DeepSeek模型成功嵌入基层治理中。
“党员干部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勇立时代潮头,争当事业尖兵。”为破解“谁会用”的难题,龙岗街道开设“AI夜校”,党员干部带头参训。课程内容从基础操作到场景应用,覆盖全流程。“先让我们自己成为‘内行人’,才能把技术带到企业和社区。”龙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AI夜校”将走进辖区内的工业园区,推动技术普惠。
龙岗街道的探索并未止步。据悉,街道正加紧开发“龙岗街道百晓生”智能平台,集成政府公开信息及辖区人文历史数据,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7×24小时智能应答”。从作风效能建设催生技术突破,到AI赋能普惠民生,龙岗街道正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优势,以技术革新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