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专题 > 文明型街道 > 工作方案

龙城街道深化文化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03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为深化文化文明建设工作,提升街道文化品位,建设平安和谐、美丽幸福龙城,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挖掘现有文体设施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共享高端文体设施,不断推动“大运中心”体育馆、社区、企业、学校等各类文体设施对外开放,对文体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利用,打造资源共享的文化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合理规划辖区文体设施布局,对符合法定图则、城市更新项目专项规划及其它规划要求的片区,协调开发商提供更多的文体设施公共配套建设用地,配备文体设施,扩大辖区文体设施布点范围。加快片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各社区边角空地建设文体基础设施,不断满足辖区居民的文体需求。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着力培育社区文化品牌。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继续实施社区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精细打造紫薇 “荔苑戏剧艺术团”、爱联、新联白眉拳、爱联麒麟武术队、五联“龙城舞麒麟”、龙西胸鼓、尚景太极等特色文化品牌。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客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调动其为辖区居民服务的激情,实现以崇高的精神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新客家文化”理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节、艺术节,推介龙城的特色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定期举办“社区文化品牌展演”、“千人太极展演”、“广场健身舞展演”、“青春街舞比赛”、“礼仪之星大赛”、大运健身操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文体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市民的文化素养。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各类文体表演比赛,彰显龙城特色文化魅力,向社会各界展示龙城文化文明成果。

  (四)扶持发展高端文化产业,引领经济发展活力。以建设龙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重心,继续扶持发展斯达高陶瓷文化产业园、龙岗华夏动漫创意产业园和深圳国际葡萄酒文化产业城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高端文化产业。通过打造“快乐、创造、感动、分享”的企业文化,推动龙城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挖掘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优化旅游线路,设计1至2条精品旅游项目,推动龙城旅游业高端发展。结合城市绿道,构建自行车健康生活圈,充分发挥大运场馆、大运公园、大运文化园等文体设施优势及辖区五星级酒店配套设施和深圳市最大的“氧吧”---清林径水库,进一步规划具有龙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1.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以“全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为契机,在公园文化广场、社区公园、公交站台等阵地设立“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主干道、商业街、居民区醒目位置设立“遵德守礼”公益宣传提示牌,教育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开展“大美龙城随手拍”政务微博有奖活动,引导市民共同参与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使城市文化文明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和公共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文明程度指数。

  2.开展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低碳环保,响应绿色出行活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通过海报、户外电子显示屏、印发宣传折页(册)等多种途径,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强化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意识,引导居民爱护公共环境、维护市容市貌。杜绝乱停放、乱搭建、乱采摘、乱涂刻、乱张贴和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   

  3.大力加强道德风尚建设。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以紫薇、爱联社区为试点,设立“龙岗道德讲堂——文明美德传播中心”,深入开展典型宣讲活动,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新风美德,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楷模和道德楷模,开展全民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人人“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4.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第八届“七彩年华·深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季”、“七彩童年”绘本剧比赛,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通过比赛,让青少年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传播文明正能量。大力宣传盛平小学师生自导自拍自演的微电影《红灯Ⅱ》和《一碗面条》,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师德修养,实现校园文明。

  5.开展城市志愿服务活动。以“8.12志愿文化周”、“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城市志愿者服务主题日”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和社会志愿活动,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为目标,不断拓展和丰富志愿者服务内容和形式,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六)广泛运用新媒体,搭建网络文明传播平台。积极做好新媒体时代文明传播工作,创新文明传播载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扩大文明传播队伍,积极发动辖区文明市民、志愿者、热心网民、社区居民等参与文明传播,努力形成网络文明传播的集群效应,立体化宣传展示街道文明创建成果。

  1.组建网络文明志愿传播队伍。依托街道志愿者联合总会和舆情引导员队伍,组建一批网络文明志愿传播队伍。

  2.搭建网络文明传播新媒体平台。依托街道政务微博,开设网络文明传播主微博、志愿者队伍专属微博、个人微博参与网络文明宣传。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微博群,打造三级网络文明传播体系,形成文明传播的集群化效应。

  3.建立网络文明志愿传播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网络文明志愿传播员培训机制。对网络文明志愿传播员进行专门培训,以提高其微博使用技巧和舆情风险意识。二是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微博平台联动机制。三是建立网络文明志愿传播工作考核机制。

  4.利用新媒体,全力打造“智慧城区”。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智慧化发展经验,利用新媒体,抢抓新机遇,探索新模式,以天安数码城和花园小区为着力点,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学校”、“智慧大厦”建设,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新模式,提升城区智慧化水平,力争在深圳率先建成“智慧社区”,实现“智慧城区”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