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专题 > 文明型街道 > 工作方案

龙城街道2014年经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为继续深化经济文明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龙城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刻领会经济文明内涵,本着为人类生存负责,为社会发展负责的宗旨,紧抓打造湾区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机遇,围绕龙岗区“六城一区”建设,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质量,全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经济,推动经济文明与政治、社会、文化、城市文明和谐发展,把龙城建设成产业规划科学、产业结构合理、发展质量优良、企业文化先进、人居环境优越、环保低碳、充满活力的龙岗区政治、文化、商务、信息中心和深圳城市副中心。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创新产业转型机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招财引智效能。召开深化“经济文明”建设暨产业转型升级座谈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谋献策,共同推动经济文明发展;定期召开“经济文明”联席会议,通报“经济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深入探讨辖区经济动态,群策群力,研究解决“经济文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完善招财引智体系,完善投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商(协)会及社会机构力量,全面激活社会招财引智效能。

  2.严把项目准入关,清理淘汰低端产业。一是严格按照《龙岗区产业导向目录》要求,对新引进项目开展审核评估,严把项目准入关,杜绝禁止或限制类项目进驻龙城;二是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对无证无照、安全隐患严重、高污染、不符合龙岗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低端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组织专项行动,加快清理淘汰进度,年底前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00家;三是加快推进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年底完成辖区所有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工作。

  3.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天安数码城等园区企业人才集聚和技术外溢效应,集聚上下游的创新型中小高科技企业,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优势地位。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端化、品牌化、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方向,引导眼镜、家具、鞋业等传统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和总部经济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大力推进质量强街建设,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014年引进超亿元投资项目25宗以上,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以上,上市和拟上市企业1家以上。

  (二)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发展新动力圈

  4.打造高校经济圈。充分利用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学院等特色资源,放大高校及科研机构“智库效应”,争取更多的特色学院、实验室、产学研资联盟等平台落户龙城,加大引导力度,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层级,建设智慧硅谷模式的高校经济圈。

  5.打造文体产业经济圈。依托大运场馆为中心的文体产业链,着力孵化、引进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文体企业,承办更多国际国内高水准文体赛事及文化活动,激发文体产业活力,带动周边休闲娱乐饮食行业发展,延伸文体产业链层级,建设文体产业经济圈。

  6.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和旅游经济圈。利用龙城公园、大运公园及清林径水库优势,引进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发掘龙城辖区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绿道骑行等都市绿色观光旅游项目。联合社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和媒体,打造一条以大运中心为起点,串联深圳葡萄酒城和龙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最后以清林径水库为终点的龙城生态旅游线路,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和绿色文化旅游经济圈。

  (三)深化“三城两园”建设,创建龙城特色品牌

  7.加快推进大运新城建设。深入挖掘大运中心和龙岗体育中心的巨大潜力,协助大运新城办做好大运新城的规划等工作;配合区经促局做好大运北区重点项目的招商及入驻工作;完善大运新城周边商贸、餐饮、住宿、展览等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做好综合配套服务;引导和帮助周边社区借力大运中心运营,承接好综合配套服务,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发展;协助佳兆业公司做好大运中心运营、招商等工作,激活以体育文化休闲旅游为核心的产业链发展,创龙城“大运”品牌。

  8.加快推进现代化汽车城建设。大力引进更多国际国内高端汽车品牌进驻,打造集汽车展示、销售、汽配、装饰美容、检验维修、商务及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搭建平台,加强沟通,做好汽车经销商属地注册和纳税跟踪等综合服务工作,创深圳东部“汽车城”品牌。

  9.加快推进饮食文化城建设。完善五星级酒店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天健阳光特色饮食一条街的环境,探索提升建设黄阁坑新村、盛平特色饮食街;积极扶持国际葡萄酒城,使其成为全国葡萄酒交易中心及全国葡萄酒采购博览会、全国葡萄酒资源整合运营商,全方位打造辐射深莞惠“特色餐饮示范城区”。

  10.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园建设。进一步引导科技创新企业、总部经济、研发机构及科技创新人才向天安数码城、留学生创业园等片区集聚,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大力扶持园区企业发展,做好企业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科技创新园区的规模集群效应,带动周边片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片区周边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上市及总部企业基地。

  11.加快推进高品质文化产业园建设。落实规划,实现融动漫设计、高端艺术展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园区文化的辐射效应,提升文化产业的文化增加值及经济增加值,带动上下游产业向品质化、效益化发展;利用文博会分会场举办契机,优化龙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环境,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入园,打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驱动的“龙岗文化创意产业园”。

  (四)加快新兴载体建设,实现高端要素聚集

  12.加快推进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龙岗区嶂背工业区升级改造产业规划》提出的将嶂背工业区升级改造为“龙岗企业公园”,首期“创业谷”以赐昱工业园4栋厂房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嶂背工业区转型升级,将嶂背工业区打造成龙岗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上半年“创业谷”项目启动实施,年底前实现招商运营。

  13.加快推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旧工业区改造;鼓励旧工业区通过产业置换提高产业集聚度,向专业园区发展;重点推进回龙埔工业区、龙腾工业区、龙城工业区、龙西第三工业区、黄阁坑工业区工改工项目;合理定位,进一步优化龙城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14.加大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结合力度。加大对“城市更新”的宣传力度,转变居民观念,使通过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成为龙城人的共识;以产业规划为指导,以“三城两园”为蓝本,注重产城融合,以提升产业质量和城市品位为宗旨进行城市更新,打造一个“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龙城样本。

  (五)全力服务重点企业,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5.加大重点企业服务力度。扩大重点企业覆盖范围,将重点企业范围扩大至辖区前100名纳税大户、大型商业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及符合产业导向的优势企业;认真组织开展企业调研活动,继续跟踪落实区、街道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协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各类扶持资金,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参与创新研究;引导留学生创业园优秀企业留在龙城街道发展。

  16.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梳理重点项目,与项目实施企业对接,指定专人协调,加强沟通,定期走访,积极推动做好拟建重点产业项目以及大运中心、华夏动漫、深圳葡萄酒城等在运营项目的沟通协调和跟踪服务工作。

  17.搭建政企、银企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工商联(商会)各项工作制度,成立各行业协会,完善投资服务平台,发挥政企沟通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交流会,促进银企顺畅沟通合作,扩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六)加强引导帮助,推动社区经济转型升级

  18.提高社区经营班子经济发展能力。采取就地培训和“走出去”学习考察等方式,帮助社区干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社区股份公司经营班子经营管理现代化社区,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能力。

  19.积极引导社区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社区股份公司对旧物业进行功能置换、通过公开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合作方共同开发利用土地及实施更新改造项目,提高集体经济收益率;引导社区参与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更新产业载体,促进社区由单一的租赁型经济向投资、服务、管理型实体经济转变;协助社区申请转型发展扶持资金。

  20.加快推进股份公司改革创新。鼓励引导股份合作公司积极稳妥地探索股权改革及其他关键领域改革,突破制约股份合作公司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入生产要素和市场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动力和活力,今年重点推进一家股份合作公司试点改革工作。

  (七)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龙城”

  21.加快推进智慧城区建设。通过以政府为主导,与运营商合作的方式,继续推进“智慧城区”建设,逐步在愉园、尚景、紫薇社区推广6家“智慧平台”建设,力争完成9家;在天安数码新城、大运中心推广智慧园区;在创兆大厦、正中时代广场推广智慧大厦建设。

  22.继续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推广计划,强化应用,完善机制,加强督办,切实将龙城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成全区的样板工程。

  (八)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经济文明建设

  23.打造经济文明示范点。通过打造企业经济文明示范点、

  城市更新示范点、集体经济转型示范点等典型亮点,树立榜样,以点带面推动经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商会倡导作用,树立管理有序、文化先进的核心企业榜样,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明企业和文明商户的评选标准,开展文明企业和文明商户评选。

  24.发挥行业协会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参与经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各行业协会作为政企沟通桥梁和纽带的积极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经济文明建设中来,不断推进龙城街道各行业商协会的组建工作,尽快创建龙岗区餐饮行业商(协)会及汽车经销商(协)会。

  25.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环保低碳绿色龙城。鼓励引导辖区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积极协助企业申请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项扶持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