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专题 > 文明型街道 > 创建情况

龙城街道: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07日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1年是深圳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开局之年,龙城街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不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把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入,全域构建“1+2+11+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取得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上半年排名第一,7、8月份连续第一的良好成绩。

  (一)三级督查抓落实。一是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龙城街道文明城市创建督导队,建立街道处级领导督导、文明办与纪工委督查、部门与社区自查的三级督查体系。坚持高位推进,每两周班子会听取汇报,督导协调解决“疑难杂症”。二是坚持带队督查,一是分管领导每周带队行走督查,二是街道文明办日常督查,坚持发现问题清单化,将重点问题列入专项督办,已下发问题整治清单12期,专项督办5期;三是坚持社区自查,每月更新重点点位,每周开展巡查,邀请专家针对短板、薄弱环节提供专业指导,文明办发布巡查通报督促整改,共测评点位2126点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365个,举办业务培训12次。

  (二)齐抓共管同发力。一是集中火力攻击重点,针对回龙埔综合市场和龙岗汽车总站两个重要点位,街道主要领导挂帅,网格化提升点位及周边300米范围文明指数,开展4大项14小项专项整治行动,每天安排志愿者分上下午两班次开展文明劝导。二是按照分片包干、条块结合,将600余个创建点位逐条逐项细化落实到责任社区、责任部门、责任人,每周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实地巡查重点问题点位,现场研究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已巡查点位40处,发现并整改问题184处;三是统筹街道机关党员志愿者和社区义工力量,每周各社区组织开展清洁日、交通文明劝导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让居民了解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

  (三)精准施策促提升。一是立行立改提效率。通过班子会通报、督办组督办、纪工委督查等多种手段抓实督办整改,1-9月份市区两级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街道共发现问题1023项,已整改1020项,整改率达99.7%。二是紧盯弱项补短板。对照问题举一反三,狠抓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等反复回潮问题整改提升,在主次干道、商业大街等场所设置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两分类桶共737组;在辖区主次干道制作400组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健康宣传立牌,印发10000份文明典范、小林漫画宣传海报,制作2100个海报框架。三是开展停车区域划线、路面坑洼修补两项专项提升工作,共排查收集道路坑洼类问题236项,停车划线类问题159项,组建专项工作群,方便涉水、涉电、涉区职能部门管养等路段问题得到有效沟通、快速处理。

  (四)线上线下广宣传。一是广泛宣传动员。运用文明龙城公众号,以“线上互动问答+朋友圈精准投放”的形式开展两期有奖知识竞答,覆盖人次达4.5万+;联手龙岗电台FM99.1推出街道创文“十问十答”与十期《心灵故事》展播;二是走访到户。制作入户宣传手册等宣传品各20000份;先后开展2次集中入户宣传,线上微信群通知覆盖居民16300户,线下实地走访1148户,商业街11条,临街商铺308间,发放宣传资料2080份,填写线上调查问卷1499份。三是提升户外宣传。制作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尚景社区、区府后门景观小品3处,修缮更新了11个社区周边系列宣传栏50余处;在黄阁路、清林路、德政路等主次干道制作及更新天桥横幅50条;对嶂背、盛平等4个基础较为薄弱社区进行整改提升与氛围营造34处。

  (五)创新思维建阵地。构建“1+2+11+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一是整合资源、向外延伸。在机构归属、人员隶属、设备设施权属“三不变”的前提下,统筹运用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结合文明实践活动需求进行改造提升,全域完成“1+2+11+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工作(即1个街道实践所、爱联社区和万科商贸区2个实践站(所)示范点、11个社区实践站、万科商贸区、爱联小学等N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点)。二是建立制度,优化服务。组建“1+11+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征求群众意见100条。按照“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提供靶向志愿服务。三是创新路径,加强引擎。摸索“文明+改革”“文明+党史学习教育”“示范+推广”等路径,以改革为根本动力,推动从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多个维度实施有机整合,构建起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龙城文明实践矩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