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专题 > 文明型街道 > 创建情况

龙城街道经科办副主任戴林:实干赢得企业信任巧干破解招商难题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11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工作中的戴林。

  提到龙城街道经济科技办公室(以下简称“经科办”)副主任戴林,龙城辖区企业老总们几乎都认识他,言谈之间聊到他纷纷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多年如一日的付出与帮助。

  在龙城街道经科办工作12年来,几乎每一天,戴林都要与辖区企业打交道。于他而言,企业没有大小、亲疏之分,辖区哪家企业遇到困难,他都像救火一样,第一时间介入,力所能及为企业提供帮助。

  ◆贴心服务 企业有问题第一时间找他

  在一般人看来,从事企业服务工作的人大都能言善辩,但总是挂着一脸忠厚笑容的戴林跟企业负责人沟通时讲话并不多,却都在点子上——除了解释政策时滔滔不绝,他的客套话并不多。偶尔,有些新接触他的企业负责人心里暗自嘀咕,这人靠不靠谱?没成想,这个只谈工作、政策,嘴里几乎没什么客套话的人很快就将企业面临的难题给解决了。

  而这也是多年来,辖区企业有什么事,首先想到找他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找了戴林,一准能解决问题。

  大学学自动化专业的戴林此前是深圳自来水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2005年,他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龙城街道经科办的一员。从一名埋头做事的工科生到每天与不同企业人员打交道的公务员,戴林在克服沟通短板的同时,积极发挥工科生细致、认真的特质,经年累月的踏实工作,他不仅走遍了辖区所有企业,更将辖区大多数企业的基本情况牢记于心:哪家企业缺人、哪家企业缺产业空间,戴林都能准确说出答案。

  “戴主任是个大忙人,手机电话几乎没断过。”戴琳办公室的同事说。果不其然,记者采访期间,戴琳的手机每隔几分钟就有电话打进来,大多数是龙城辖区企业负责人打来咨询各类问题的。“不少企业遇到问题,都会打电话来问问,需要对应什么政策、找哪个部门解决,都要先咨询下才踏实。”戴林说。

  12年来,戴林的头衔换了不少,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的心一直没变。今年,戴林开始负责龙城经科办工作,面对人手变动、工作量变大的现实状况,戴林只能用“勤”补“拙”,在工作会议、走访企业日程排得满满的情况下,他经常加班加点,确保常态工作任务和临时工作任务并重,重大工作和日常服务双线并行。

  “可能我是位合格的基层经济工作者,但绝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采访中,戴林言语中透露出些许遗憾,多年来,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却因此忽视了家庭:和儿子一年一度的自驾游因工作繁忙没能成行,读初中的儿子偷偷哭了好几场;刚满周岁的小女儿学会发出第一声“咿咿呀呀”、迈出第一步,他都无奈错过。这让戴林愧疚的同时也多了反思:“接下来,要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统筹协调 破解荣超金融大厦招商难题

  今年年初,戴林接到一个在外人看来犹如“烫手山芋”的新任务:研究如何解决荣超金融大厦因碎片化销售导致的招商难问题。荣超金融大厦3.6万平方米物业被分别销售给近280名业主,个人业主占99%。由于出售过于零散,没有连片空间可以引进大型优质企业,致使交楼一年来该大厦大部分物业仍处于空置状态。

  一直坚信世上无难事的戴林立即从身边的朋友着手,四处打听购买过荣超物业的业主,并加入业主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再三讲解政策,尽力将这些分散的物业整合起来。

  物业整合后,下一步该如何进展?在与业主进行沟通的同时,戴林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招商引资对象,最终,他将目标瞄准了A963创始人赵庆祥。早在两年前,赵庆祥就在为A963文化项目寻找合适的产业空间,终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

  “荣超金融大厦外形酷似‘艾特奖’标识,地理位置又好,一定能满足对方要求。”想到这里,戴林主动“出击”,邀请赵庆祥前来参观,为他讲解龙城街道当前的产业定位和未来发展优势;站在运营方的角度,帮企业出谋划策。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赵庆祥虽然心仪此地,但因该大厦碎片化销售,要想整体重新定位、统筹运营,需要协调多方关系,所以他心怀犹豫。这时,戴林请出龙城街道主要领导,并约请荣超管理层和赵庆祥坐在一起,共商未来发展大计,给赵庆祥吃了颗“定心丸”。

  一次次协调A963与荣超物业及业主的关系,一次次组织召开A963和荣超中小业主座谈会,一次次带领赵庆祥走进荣超大厦,为其描绘文化设计产业园未来愿景,戴林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最终推动并加速荣超A963设计产业园成功落户,在完美破解产业载体碎片化销售难题的同时树立了“样板工程”。

  ◆大力改革 产城融合改革微项目蝶变出大效应

  别人搞改革项目,都是小步慢行。戴林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今年年初,他向街道申报了一项“促进国际大学园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项目选题。

  本来这只是街道内部的微改革、微创新,刚开始,大家的意见是通过一个微信公众号,整合国际大学园三所大学、辖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信息。但戴林思前想后,总感觉这样并不能真正为辖区大学和企业服务,不能真正推动龙城产城融合,“这样不仅力度太小,也没什么社会效益。”

  为了真正将改革项目推向深入,戴林经过半年时间的反复酝酿、调研,向街道领导请示,向各职能区局、有关专家“取经”,走访辖区各个大学,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带领部门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终于将一个微改革项目扩展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即以“国际大学园+”模式驱动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

  在前期多次邀请高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等对中心定位与职能、筹建方式、重点推进工作等内容展开探讨的基础上,11月22日,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在2017年国际技术转移高峰论坛上正式揭牌。12月初,国际高校创新创业联盟也正式揭牌,不仅深圳国际大学园现有三所高校均加入联盟,更吸引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清华大学-伯克利学院、全球创新学院(GIX)等国内外高校参会,共同探讨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集聚效应初步凸显。

  艾特奖落户龙城、A963设计产业园全球招商进展顺利、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成立运营……对戴林来说,亲眼见证、亲身参与龙城街道经济转型、迅猛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他所有努力的最好回报。

  ◆工作心得

  1.牢记责任

  端正态度,牢记责任,用心做好每件事。

  2.用心服务

  将心比心,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精准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