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为民服务 > 便民服务

“梯”升居民幸福感 这个街道有办法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9日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加装电梯后,我经常带小孙子下楼遛弯、买菜,再也不用担心夏天爬楼一身汗、回南天爬楼梯摔倒了。”家住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碧湖玫瑰园小区的77岁老人李秀荣说,“以前爬一层楼就要歇一下,腰和膝盖疼得厉害,一般能不下楼就尽量不下楼。”

  炎炎夏日,记者走访龙城街道多个老旧小区,看到许多七八层高的居民楼都加上了电梯,“悬空老人”不再“上下为难”。记者跟随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走进一台加装好的电梯,空调的凉意一下子吹走了浑身冒汗的烦热。轻轻一按,几秒钟就能到达顶层居民的家门口。

  一直以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也是“老大难”问题。记者从龙城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成功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395台,帮助3万多居民坐上了渴盼已久的电梯。

  “一部小小的电梯,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推动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街道加梯办负责人回顾加梯工作时坦言。

  例如,低楼层与高楼层业主意见不统一,往往在征求意见环节就卡壳了;又如,加装过程中需要电信、移动、有线电视、水务、燃气等多部门配合,迁移各种管线和管道;再譬如,影响部分居民室内采光需要优化加梯方案,占用小区内部绿化需要迁移乔灌木等,甚至有的加梯项目推进了一半,又因公摊成本、电梯供应商选择等问题陷入争论,导致工作停滞。

  “群众意愿是加装电梯的基础,各方协同是加装电梯的关键。”龙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昊云说,每加装一台电梯,都需要深入楼栋找“症结”,各方协同开“处方”。

  据了解,深圳市、区和街道都分别成立了“加梯办”,为群众加梯提供政策指引、业务指导和流程审批等。龙城街道还组建了180多人的专项服务队,在各小区设置“加梯办事窗口”,在家门口为群众解读政策、受理申报材料,快速办理。

  为帮助楼上楼下达成共识,街道牵头搭建了“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联调“会客厅”,协商解决争端。楼龄超30年的长江花园小区,经过多轮协商,形成了“改建园林”的加梯思路,让“楼上得电梯、楼下得花园”,找到了群众利益平衡点,实现了加梯全覆盖,成为深圳市“连片加梯”示范点。

  期间,许多小区党员主动带头,在自家楼栋打造“样板梯”,并担任“梯长”,带动周边居民从“要我加梯”变为“我要加梯”。 有了电梯后,很多过去不能上下楼的“悬空老人”经常带着娃娃出门买菜、遛弯。

  该街道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出了“七个一”加梯工作法,即选好一个牵头人、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搭建一个会客厅、组建一个工作群、选定一个电梯品牌、严选一支施工队伍、审查一份施工合同,规范加梯流程,确保每一部电梯都“安心建、放心用、省心管”。

  一部电梯就是一项民生工程,其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相宏道出了24字“加梯密码”——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典型示范、充分协商、一梯一策、建管同步。目前,该街道正以加梯作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小切口”,以文明共建等举措赋能老旧小区治理“大民生”。

  一部电梯惠及一群人。据了解,深圳于2022年5月印发了《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每梯可申请财政补贴26-35万元。有了“政策东风”,全市各区、各街道积极响应、创新思路,推动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加梯审批流程大大缩短,让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按照《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该市到2025年底,将实现“愿装尽装,可装尽装”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