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连续8季度获市容环境考核“全市第一”,图为龙潭公园一角。
特区一体化,龙城变化大。
龙岗区日前传出消息,在深圳市第二季度的市容环境考核中,该区龙城街道继续在原特区外25个街道中占据头把交椅。截至目前,龙城街道已经连续两年(8个季度)在深圳市原特区外25个街道中荣获第一。
龙城街道缘何连续8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龙城模式”的密码是什么?其经验示范意义几何?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观察,以作解码。
全民参与
作为深圳特区一体化的一个样本,龙城街道的城市管理经验非常宝贵,其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之举措尤为闪光。
“龙城邀请市民当城市‘管家’。”今年5月,龙城街道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征集令,邀请市民参加“我做一天城管”体验日活动。征集令发出后,立即得到市民响应。6月20日,来自龙城街道各行各业的20名市民参加了“我当一天城管”体验日活动。“愉园市场以前乱摆卖很严重,现在每天都有执法队员专人看守”、“龙城广场巡逻的执法队员不少,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安排队员来世贸百货巡查,小摊小贩自然不会再挡路了”……参加活动的市民在充分了解城管工作职责和范围的同时,为城管工作献计献策。
邀请市民当城市“管家”只是龙城街道发动民众参加城市管理的举措之一。据了解,为发动更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龙城街道在各社区张贴宣传海报,并充分利用公交站台、户外场所以及手机、微博等平台,广泛倡导文明行为。同时开展文明评选活动,挖掘辖区文明典型和文明事迹,营造文明风尚;设置“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监督不文明行为,为市容环境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环卫监督牌、环卫作业车辆及环卫、绿化、市容环境巡查员工作服等载体,印制宣传标语;坚持每周三下午组织文明劝导活动,并将文明出行劝导纳入市容环境巡查员工作职责范围;倡导文明养犬、拒绝高空抛物,建立邻里互助会,营造浓郁的和谐邻里关系。
龙城街道市容环境之所以一绝,与该街道庞大数量的志愿者群体亦有一定关系。据悉,龙城街道目前共有注册义工24000多人,团体义工队伍70多支。义工、党员、执法队员联手呵护城市环境,仅今年上半年的行动就达2000多次。
扫除死角
考量一个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死角是一个关键词。
在清扫卫生死角方面,龙城街道重心下移,重点整治城中村环境,整合街道执法队、城建办、市政中心及社区城管所力量,全面推进城中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龙城街道北部的五联、龙西片区为例,2个社区共有18个城中村、12个垃圾中转站、保洁面积137万平方米,城市化建设比较落后,很多道路都没有硬底化,区域内的居民卫生意识比较淡薄,乱堆放垃圾、乱张贴小广告情况比较严重,环卫保洁任务相当重。为改善该片区市容环境,44岁的龙城街道五联、龙西片区巡查组组长刘德宏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干脆在龙西找了一间出租屋常住下来,每天带领一帮市容环境巡查员上路开展卫生宣传、督导工作,并组织清洁公司清理老屋村卫生死角。
此外,龙城街道还结合“清洁龙城月”活动,全面清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废品收购场所、河道、沟渠等范围的卫生死角、暴露垃圾和余泥渣土,清理了五联河、回龙河、龙西河沿岸的杂草和暴露垃圾。上半年累计清理卫生死角852处,疏通排污排水沟渠800米,清理乱堆放360宗,清理建筑垃圾2820立方米,清运河道水域垃圾185立方米;开展环卫设施集中清洁行动,清洗果皮箱3200个、垃圾桶680个、手推车520台、垃圾压缩箱65套,维修果皮箱70个、垃圾桶35个;全面升级改造环卫设施,该街道19座移动公厕、14座垃圾转运站公厕、10座社区公厕已实现市场专业化管理。
管建并重
严格管理和文明执法,是龙城街道保障市容秩序的重要砝码。
该街道今年力推的“垃圾不落地”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主次干道及商业街沿街商户外扫、乱丢乱倒垃圾等行为,整治乱摆卖、乱丢吐。自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以来,该街道共出动执法人员149人次,检查辖区门店商铺539家,发放宣传资料650份,查处违法行为26宗。与此同时,该街道全面清理乱张贴、乱涂写,每天组织清洁工人上路清理,组织人员登记、整理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对本市号码报执法部门进行停机处理。累计清理乱张贴7260张,查处乱张贴、乱涂写40宗,采取违法号码停机强制措施36宗。
龙岗大道是龙岗区的核心路。在龙岗区开展“美丽家园”行动中,龙城街道把龙岗大道龙城段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该街道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专项方案,于今年5月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为龙岗大道其它路段的环境整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另外,该街道严查余泥渣土污染,建立了路面污染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队,发现路面污染10分钟内到达现场清理;强化不文明行为处罚,加强对龙潭公园、龙城公园等禁烟区的巡查,查处在禁烟区抽烟、乱丢烟头等不文明行为;完善“门前三包”签订和日常考评工作,加强对已经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强化常态化执法,上半年共清理乱摆卖、占道经营11242宗,拆除户外广告及条幅565宗,查处私宰生猪窝点15个。
龙城街道控制污染源亦成效显著。该街道力推城市更新,今年重点推进了爱联新老西等5个项目;推进绿化、路灯设施升级改造,中心城白湖路等11条路灯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完善污水管网,对五联社区朱古石路、新联社区新屯路排水管道进行整治,并修复了五联河友谊路12号段坍塌河堤,及时更换和填补破损、缺失的沙井盖及雨水篦子等排水设施。
长效治理
城市管理贵在长效持久。经过大运会后期的城市管理摸索后,龙城街道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长效管理机制,主要是完善“城管在社区”工作机制、推广“数字化城管在社区”经验、完善市容问题快速处理和市容考核机制、健全流动摊贩管理机制。
完善“城管在社区”工作机制。针对当前社区城管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一人多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该街道强化对社区城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指导社区城管所完善工作制度,提高队伍执行力;针对部分社区城管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管理压力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口支持,安排部分保安人员由社区城管所直接调配和管理,充实社区城管所的管理力量;对表现好的社区城管员和巡查员,进行通报表扬,树立榜样,增强责任感。
推广“数字化城管在社区”经验。该街道爱联、黄阁坑、龙西3个社区均已启动数字化城管工作。截至目前,已上报城市管理案件近2000宗,案件主要事项包括乱摆卖、乱堆物料、施工废弃料等。试点社区内的卫生死角及破损市政部件得到全面排查并逐一登记造册,实行专人跟踪整治。
完善市容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和市容考核机制。增加每月对农贸市场市容秩序的考核、曝光、排名、通报,考核成绩与招投标工作有效挂钩,加强对市场物业的管理监督,改善市场的市容环境;花园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环卫公司的考核内容增加不少细节,提高工作要求,更好改善环境。
健全流动摊贩管理机制。巩固黄阁坑大围疏导示范点成果,充分调动社区参与流动商贩疏导的积极性,逐步加大疏导点设立推广和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