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 社会建设 > 党建

黄阁坑:走进 “东部人气王” 社区,探寻基层治理活力密码|党建引领 龙城治理一线报告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7日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黄阁坑社区被称为“深圳东部人气王”。这里是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地,有深圳最大的文体赛事场馆,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等一众明星接连在这里开演唱会,NBA、法国超级杯等众多高端赛事在此举办,这里还有小而美的CC创意街区,大而优的大运天地,充满书香气息的大运公园......

  有意思的地方,也有“幸福的烦恼”。作为大运中心的所在地,这里新建和在建的小区、园区以及市政配套工程项目众多,业态丰富且全面,居民需求多样,治理难度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各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黄阁坑社区面对的任务与挑战。

  面对挑战,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创新性地提出“睦邻花园”小区治理模式,探索“邻里互助”+“志愿共融”等多元联动自治机制,凝心聚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建引领,筑牢幸福家园“共同体”

  在小区广场上画一幅彩绘,把健身器材涂一个好看的颜色,用鲜花与绿叶装点上路灯柱,再在道路旁摆一盆好看的植物......在黄阁坑社区“睦邻花园”小区治理模式的推动下,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的建设,让小区成了“共同体”,居民是小区的居住者,更是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黄阁坑社区党委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小切口,大作为”的方式,紧扣群众需求,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并创新性地提出“睦邻花园”小区治理模式,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重塑邻里关系,致力于打造“熟人小区”,建立“社区统筹、支部搭台、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营造小区共同体意识。“睦邻花园”以睿智华庭小区为起点示范,将“社区统筹、支部搭台、公众参与”联动机制,推广至社区其他小区,打造熟人小区、幸福社区。

  睦邻花园开幕的当天,小朋友和家长有的给花盆装土,有的播撒花种,有的浇水灌溉,一盆盆花卉、绿植摆满花园,现场温馨而惬意。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美术老师、党员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开始彩绘涂鸦,一幅幅以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彩绘画嵌入花园。

  小区从此多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居民闲暇时间会带家人、朋友过来给花浇浇水,交流园艺知识,一位居民还要回去把家里养得最漂亮的花带过来,为花园建设再出一份力。

  睦邻花园不仅是温馨的公共空间,也是小区居民意见的窗口,为了更好地聆听居民的心声,了解居民的需求,小区党支部还特别在“睦邻花园”设置了意见收集箱,通过意见箱,收集睦邻心声,聆听更多居民业主的声音,组织开展更多小区活动和党员服务,让睦邻友爱深入人心,让“睦邻花园”成为小区的新名片。

  支部书记发挥“头雁效应”,深入小区了解诉求、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成功解决了小区阳台漏水、噪音、楼道乱堆放等多件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并通过“我爱我家”、“我的家园我来造”、“邻里矛盾大家来调”等行动实践,让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睦邻花园”建设以及彩绘家园,增进邻里情感,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共建共治,同频共振做大“同心圆”

  黄阁坑社区属于超大型社区,管理服务人口7万余人,辖区业态资源丰富,管理难度较大。在大运中心,每开一场演唱会至少4万观众到场,光靠社区单打独斗,很难把工作做好。这就需要社区有效整合资源。黄阁坑社区以党建带群建,提出“下楼就做志愿者,身边都是公益人”的公益口号,让志愿者红马甲成为社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大运场馆举办大型赛演活动、每年升学季等重要场所和时间节点,无一不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为观演群众贴心引导、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

  在天健现代城小区,就有一支6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队长由支部书记兼任,常年为小区及周边开展志愿者活动100余场,为居民群众解决民生诉求50余件,包括电动车乱停放、小区公共设施改造、邻里矛盾等,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交通劝导等社区服务。在党建引领下,这样的志愿服务队遍布在各个花园小区,为社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当前,黄阁坑社区已实现了花园小区、城中村、园区志愿服务队和服务年龄层次全覆盖,建立志愿服务站点6个,志愿服务队伍21支,为社区服务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志愿共融”工作的推动下,辖区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社区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筹建“黄阁坑社区健康驿站”;与辖区30多家企业组建“爱心商家联盟”,为志愿者提供临时补给点10个,让“身边都是公益人”渐变成辖区“处处都是公益服务圈”,从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服务,到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微循环。

  从居民到企业,黄阁坑社区正是有了这些力量的同频共振,才凝聚起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最大“同心圆”。

  改革创新,奏响社区治理“协奏曲”

  黄阁坑社区地域广阔,城市功能多样,既有大运天地、龙城CC创意街区等繁华商圈,也包括需要改善的城中村和13个在建工地,社区结构复杂。因此,深化基层治理显得尤为关键。

  社区党委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四下基层”实践,加快基层治理步伐。在处理繁重的综合治理和信访任务,以及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群众诉求时,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黄阁坑社区通过党员干部包片负责,建立居民小组和小区的联席会议机制,收集社情民意,并分类施策。这一机制显著缩短了群众诉求的响应时间,从30小时减少到5小时,大幅提升了处理效率,增强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面对城中村的安全隐患整治、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黄阁坑社区针对大围村自建房的安全隐患和消防设施不足,以及白灰围城市更新的迫切问题,社区党委打破常规,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活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与城建、土整、安监等部门合作,持续推进攻坚行动。

  黄阁坑社区还探索议事制度的微改革,鼓励党员参与股民议事,推动白灰围城市更新。最初,由于经济环境和政策认知的影响,村民对城市更新缺乏信心。社区党委主动介入,与上级部门合作,向村民解释政策,深入股份公司和居民小组,动员党支部、党员和村民参与决策,消除疑虑,将支持率从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参会人员支持率达到100%,确保白灰围村顺利进行城市更新。

  社区书记说

  黄阁坑社区党委书记曾泳聪: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居民利益的坚定守护者和社区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公平、透明的平台,让居民在阳光下议事,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确保居民的声音被听到,智慧被利用,力量被发挥,从而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环境。

  社区简介

  黄阁坑社区成立于2006年7月,位于龙城街道西部,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管理服务人口约7.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万人。辖区内有物业小区12个、城中村4个、股份合作公司1个、社康中心2家、学校14所、产业园区9个,企业2800余家,拥有大运天地、龙城CC创意街区等热门商圈。社区党委下辖党支部20个,管理服务党员567人。曾获评广东省宜居社区、深圳市综合减灾社区、龙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