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随着信号灯的恢复,嶂背大道往爱南路方向涵洞正式恢复双向通行,标志着历时三年多的交通困局全面破解。
“再也不用绕远路了!”在河边工业区上班的李先生体验了新通车的道路,“这条路我们等了三年多,今天终于通了!” 这条重新打通的“动脉”不仅为居民带来便利,更以完善的交通配套让区域发展迎来新篇章。
让我们沿着时间轴,回望这场民生工程的“破冰之旅”。
施工封闭,困局初现
2022年5月1日,因惠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需要,爱南路与嶂背大道交汇路口至涵洞段实施单向封闭。
此后,由爱南路进入嶂背辖区的机动车辆需绕行亲河路,该路段路幅狭窄、违停现象严重,会车困难,交通拥堵频发。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非机动车为图方便逆向穿行涵洞,碰撞、剐蹭等事故频发,甚至造成人员受伤,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同时,交通不畅也对辖区经济发展形成制约。河边工业区、百川智荟工业区等200余家企业因交通不便,导致客户来访不便,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增加,面临招商难、业务拓展受阻等问题。此外,施工导致涵洞段道路积水,尤其暴雨频发季节,工地余泥随雨水漫溢,清理难度极大,严重影响辖区环境卫生。
社区党委主动作为,迅速响应,初步协调应对
面对困局,嶂背社区党委率先行动。2022年5月,社区党委组织多次赴现场协调,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爱南路沿线交通标识指引、增派协管员疏导车流,并加快施工进度以减少噪音干扰;另一方面,针对封闭初期道路未设隔离导致的违停乱象,联合街道交安办、交警中队首次搭建围挡,清退施工区域违停车辆。
这种“边施工边优化”的应急处置方式,成为后续三年交通治理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多方联动攻坚:织密交通治理“协同网”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工作靶心”。嶂背社区党委书记申家荣表示,自涵洞封闭以来,社区始终将解决通行问题作为社区交通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牵头联动多方打响“破堵战”。
针对初期临时隔挡效果不佳的问题,社区先后多次邀请街道交安办、交警中队与施工单位沟通。2024年8月,在社区党委推动下,施工单位在涵洞至爱南路封闭段增设“围挡+石柱”组合防护,并单独规划非机动车道,实现机非分流,事故风险大幅降低。
每次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涵洞段积水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通行,更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党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加强巡查,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第一时间清理堵塞排水口,整治内涝积水情况,清理倒伏树木,并协同交警疏导交通。有效保障了极端天气下道路的基本畅通和居民出行安全。
对居民反映的夜间涵洞路段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社区党委主动沟通街道市政部门,协调加装临时照明设施,有效改善了夜间通行条件,确保群众夜间出行安全。
代表议事汇聚合力:破堵点解难点
面对嶂背大道涵洞长期封闭带来的交通不便与民生困扰,嶂背社区党委积极向街道和人大反映情况、发出呼吁。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贺长洪,办事处主任柏磊、人大工委主任王轩等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多次率队前往嶂背大道涵洞施工现场,实地查看工程建设情况,详细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并就涵洞打通事宜召开现场会议研究推进方案。
2024年12月,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王轩实地督导,通过人大代表监督渠道推动整改,形成“人大代表监督+政协委员建言+职能部门落实”的立体监督网络。通过多方联动、协同督办,高效解决,切实保障道路通畅和居民出行安全。
2025年3月6日,一场以“破交通堵点,解环境难点”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议事会在嶂背社区召开。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王轩的召集下,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职能部门及居民代表共同为涵洞封闭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与会代表先对涵洞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随后的座谈会上,社区党委书记申家荣系统汇报了涵洞封闭带来的民生痛点,各方代表展开深入讨论:龙城交警中队就优化交通组织提出专业建议,区人大代表指出交通问题对营商环境的严重影响,政协委员从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角度建言献策。会上惠盐高速施工方表示将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早日完工并承诺定期通报工程进展。
为推动问题彻底解决,3月20日,第二次人大代表议事会接续召开。此次会议聚焦涵洞施工中的路灯管线铺设、排水系统改造等配套细节问题,逐项明确职能部门、施工单位的责任分工与完成时限,同时建立了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
此外,7月30日下午,在社区工作站召开民生实事督办“代表议事会”,区人大代表、相关职能部门、惠盐高速负责人及学校“小小代表”等共同参会。会议强调,涵洞通车是民心所盼,各方要积极作为、齐心协力推动双向通行尽快恢复,保障居民出行畅通与安全。通过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踪督办,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涵洞通车诉求得到了实质性推进。
9月15日上午,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英信、街道四级调研员李典科召集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街道应急办交安、城建办、龙城交警中队、社区等部门,再次对嶂背大道涵洞段开展通车前联合调研。调研组细致勘查了道路设施状况,现场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及责任部门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包括完善照明路灯、规范非机动车道标识、增设中央隔离护栏等安全细节,确保双向通行不仅“通得了”,更要“通得安全、通得顺畅”。
双向通行焕新体验,道路重启赋能发展
恢复通行当日,居民们发现道路不仅恢复双向通行,还增设了非机动车道,交通标识更新完善,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这条道路的“重生”,不仅是硬件层面的修复,更是基层协同治理智慧的体现,也是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事交我办无问题”的号召,贯彻街道关于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的体现。三年来,社区党委共组织6次专题会议、50余次现场协调,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将民生难点转化为治理亮点,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嶂背大道涵洞的畅通,不仅优化了交通脉络,更激活了区域发展动能,为嶂背社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