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龙岗区委组织部、龙岗区科技创新局主办的“校企同行·协创未来”龙岗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产学研交流会圆满召开,现场促成2所高校与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近日,就产学研结合如何推动龙岗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等相关问题,走访了位于宝龙工业城的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来到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时,该院院长助理陈磊正在和几位专家及企业代表研讨实验细节。陈磊向记者介绍说:“石墨烯用于海水发电这一课题,之前我们已在学校实验室内模拟海水试验取得了成功,但实际效果不理想。来龙岗后,我们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即将到实际环境中开展试验。”原来,武汉大学物理系、计算机系等一些正在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宝龙高新园区推出的《企业产学研需求信息表》中一些企业的科研需求相契合,学校便组织队伍来龙岗参观考察。经过多次接洽、磨合,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一些研究成果也逐步向生产线跨进。
“学校实验室的结果,未必符合企业需求。将产学研相结合,把实验室搬到生产一线,科学技术才能变成生产力。”武汉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潘春旭说。正在一起探讨工作的深圳市赛骄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主管戴世荣告诉记者:“以前企业引进一两个高端人才很困难,成本投入高,研发效果不明显,人才自身能力又难以提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企业把学校的科研资源变成了‘研发部’,学校的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实现对接,科技理论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品牌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实现了校企双赢。”宝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办党务负责人梁芬健则表示:“产学研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为龙岗的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介绍,龙岗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自2012年11月成立以来,在龙岗区各类人才奖励资助政策的推动下,吸引了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11所国内著名高校的深圳研究院入驻,并于2013年4月成为深圳虚拟大学园龙岗园。宝龙高新园区积极支持园区企业与科技园入驻院校的互动,通过开展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多种形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园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龙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强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