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赛事引海外“金凤凰”构建智能生态圈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14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昨日上午,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国际赛先进制造业行业总决赛在坂田街道天安云谷国际会议厅火热举行,来自8个海外分赛区的参赛选手携13个项目走上舞台进行展示。经过激烈角逐,3个项目脱颖而出,将作为先进制造行业的代表征战深创赛国际赛总决赛。龙岗区委常委刘伟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杯和证书。

  当天,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其中,美国赛区XiaoxiaoLiu、ChrisPiercy和John Gustafson团队的“3D打印陶瓷晶片电容”项目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夺得一等奖;日本赛区孙小军、菅井文仁和佐藤翔一团队的“提高下肢残疾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项目,与英国赛区郭留成、孔明和夏宇团队的“触零:一种革命性触控平台产业化”项目共同获得二等奖。

  据了解,本场比赛采用参赛选手陈述6分钟、评委提问4分钟的现场答辩模式。组委会根据各行业特点,邀请了风投专家、行业专家等7位知名人士担任行业总决赛的评委。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赛事有利于天安云谷园区整合全球制造行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为构建云谷乃至坂雪岗科技城的智能制造生态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先进制造业总决赛前三甲

  冠军

  晋级:美国赛区

  “3D打印陶瓷晶片电容”项目

  亚军

  晋级:英国赛区

  “触零:一种革命性触控平台产业化”项目

  晋级:日本赛区

  “提高下肢残疾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项目

  季军

  加拿大赛区

  NanostructuredFlexible Thin-FilnBatteries(“具有柔性”的电子设备)

  美国赛区

  HandyCase(带有触膜的手机机壳)

  英国赛区

  RoboDK(先进制造的编程软件)

  ◆声音 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蒋正宇:

  天安云谷重点培育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设备、机器人研发等智慧产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体系。希望能通过国际赛这一平台,引入更多优秀的海外创业团队和技术,带动更多的国际化创新产业链在云谷落地。

  ◆现场

  ◆斯坦福大学团队:3D打印助力传统陶瓷晶片工艺

  活动现场,“3D打印陶瓷晶片电容”项目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据介绍,该项目研发团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多层陶瓷晶片电容(MLCC)的模具成型和生产方面的团队,其成员来自享誉世界的顶尖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3D打印陶瓷晶片电容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别如何?该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称,该技术可以直接将图纸录入打印机进行打印、直接成型,省去了传统工艺的开模时间、成本和焊接的步骤;可按客户要求定制任意形状的电容模具并批量生产,且不需要厂房、无尘室以及前期投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运用3D打印技术生产多层陶瓷晶片电容器将是未来的行业趋势,最终会全面取代传统电容生产行业。”该项目团队负责人自信地谈到,其专有的多层陶瓷晶片电容能量密度比传统陶瓷电容能量密度高9.4倍,能量泄露率降低98%,在300℃的高温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可以承受0.5伏到几千伏的电压。

  ◆东京大学博士:身残志坚研发智能假肢产品

  “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假肢开发,未来安装在截肢人士腿上的假肢将具有轻便、灵活、智能化等特点。”参赛选手、东京大学博士生孙小军及其团队开大的“提高下肢残疾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项目,一亮相就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眼球,大家纷纷被他励志的人生经历和创业故事所吸引。

  孙小军来自贵州,9岁那年不幸遭遇右腿截肢。虽然生活的艰难对他来说远超于常人,但他始终抱着顽强的信念,坚持与正常人站在同一个竞技台上平等竞争。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才在日本安上假肢。起初,他觉得假肢很有帮助,但用久后发现,当时市场上的假肢,功能还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研究假肢,他放弃不错的工作待遇,从索尼公司辞职,考入东京大学读博士。2015年起,他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假肢的开发。

  去年10月,孙小军和他的3名同伴参加东京大学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夺得一等奖。“我们研发的智能假肢目前处于做样品的阶段,产品要2018年才能生产出来。”谈及这次来深圳参加总决赛,孙小军表示,“深圳市和龙岗区政府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很大,加上龙岗制造产业链完备,希望将来项目可以落户龙岗。”

  创投公司代表:有客户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更受青睐

  当天,双创精英展示的创业项目引起了现场创投公司和企业的青睐。

  李黎鑫是星河集团旗下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他向记者表示,他对来自英国赛区的“Ro⁃boDK”项目以及日本赛区的“提高下肢残疾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项目很感兴趣。

  据悉,“RoboDK”编程软件可以轻松实现机器人焊接、铣削、抛光、切割、喷涂、检测等多个流程的自动化生产,项目团队已经与2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合作,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而智能假肢项目比传统假肢更有市场竞争力,加上政府也对其进行大力支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只靠台上短时间的介绍,并不能了解其核心技术,接下来,将对个别项目进行市场对比,全面评估其价值。”李黎鑫强调。

  ◆相关链接

  

  印度参赛选手现场操控智能手表传感器,控制无人机表演。

  昨日上午,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国际赛同时在龙岗、坪山开赛。其中,电子科技行业总决赛在龙岗天安数码城拉开帷幕,来自8个国家的15个项目现场角逐,有3个项目晋级,来自英国赛区曾飚的“基于脑电与眼电的可穿戴交流辅助绑带”项目脱颖而出摘得桂冠。晋级项目参与今日高达100万元奖金的最终角逐。

  此次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国际赛由国家科学和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指导,深圳市政府主办,龙岗区政府、坪山区政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共同承办,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启动,吸引了1210个参赛者报名。今年3月16日至3月30日,大赛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和美国硅谷举办了8场分站赛,晋级的74个项目相聚深圳参加五个行业决赛,最终从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参加今天的总决赛,角逐高达100万元的奖金。

  昨日在龙岗天安数码城举行的电子科技行业总决赛为五个行业分赛之一,采用参赛选手陈述6分钟、评委提问4分钟现场答辩的评选模式进行。比赛邀请了东方富海合伙人韩雪松、创东方合伙人金昂生、松禾成长并购基金董事总经理冯华、可立克科技副总经理肖瑾等7位电子科技行业的知名创投与技术专家担任赛事评委,并就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市场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犀利的提问。

  经过激烈角逐,在电子科技行业总决赛中,来自英国赛区的“基于脑电与眼电的可穿戴交流辅助绑带”项目摘得桂冠,排名前三的项目在今天代表电子科技行业出征大赛总决赛。

  赛后,龙岗区副区长陈广文、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林超英、区政协副主席陈红、区人力资源局局长李相宏、龙岗天安数码城副总经理陈文鑫等在颁奖仪式中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电子科技行业总决赛前三甲

  冠军

  晋级:英国赛区

  “基于脑电与眼电的可穿戴交流辅助绑带”项目

  亚军

  晋级:美国赛区

  “TechnologiesLLC”项目亚军

  晋级:日本赛区

  “特斯拉膜板—可以同时无线充电及高速通信的新型二维通信技术”项目

  季军

  美国赛区

  “小觅智能机器人”项目

  以色列赛区“GuardKnoxCyberTechnologies”项目

  印度赛区

  “HugInnovations”项目

  ◆声音

  评委组组长北大深研院教授王文敏:此次大赛将全球顶尖高新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都吸引来了深圳,体现了深圳魅力之所在。我们更期望的是能够把参赛的高精尖项目留在本土,为龙岗乃至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更强的技术团队。尤其希望小觅机器人、脑电眼电可穿戴交流辅助绑带、HugInnovations手势控制系统及平台等项目能够入驻本地,其在未来的实用价值、意义重大。

  本土参赛者王一冉: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此次携“TapplockGorp”项目回深参赛,也是希望促成项目回到故乡落地生根。目前经过考察,我已经确定有90%的可能性将项目落户深圳。

  ◆现场 这些技术有魔力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技”

  昨日,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国际赛电子科技行业总决赛的现场,记者和现场的评委、众多电子科技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人等共同见证了当下全球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及产品。

  ◆全球首把智能指纹锁 动动手指就能开锁

  在15组参赛项目中,记者发现不乏此前全球分站赛的冠军项目,如加拿大多伦多分站赛的冠军“TapplockGorp”项目,参赛选手展示的产品虽然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挂锁,但不同的是,Tapplock是世界上第一把智能指纹锁,它不需要钥匙、密码,动动手指就能开锁,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移动性及广泛使用性。

  ◆全球首创智能手表 一个手势就能掌控一切

  让人感觉最炫酷的是“HugInnovations”项目。只见参赛者“空手”登台,只是在空中做了几下弹钢琴的手势,电脑音响立即传出了钢琴键的响声;扬一下手,便有一台小型无人机在台上腾空飞起,并随着选手的上下左右挥手不断变换位置……看得台下观众直感慨“真是一个手势就操控了一切的感觉”。原来,其中的奥秘在于参赛者手腕上戴的智能手表嵌入了姿势控制系统。这一全球首创的智能手表姿势控制系统及平台,重新定义并变革人们与各类电子设备及科技应用间的交互方式,将来可应用到个人安全、健康康复、智能姿势控制应用开发、保险等多个领域。

  ◆可穿戴交通辅助装置 一个眼神就知道你说啥

  相对于一个手势就能控制无人机的炫酷,冠军项目更让人觉得神奇。

  其核心技术集中在一条头部绑带上,通过这条绑带,不用开口,只要一个眼神甚至一个脑电波都能让别人明白穿戴者的意思。这条“神奇”的绑带通过采集头部脑电、眼电信号,将其转换成交流信号,再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输出。不过目前仅适用于简单的是否问题判断,如“冷不冷”、“饿不饿”等对话交流,但这对帮助中风后失语症患者、老龄化交流障碍人群顺畅与外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