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燃爆龙岗

发布时间: 2025-08-22 来源:深圳侨报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8月9日,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深圳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盛大开幕。ROBOCON赛事是新工科和卓越工程师教育最早的探索者,赛事任务难度高、技术综合性强,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公认技术挑战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机器人赛事,是展现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水平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顶级舞台。本届大赛汇聚来自全国的33所高校、76支队伍、12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

        赛事亮点 丰富赛项展现机器人技术多样性

        本届赛事设有“飞身上篮”“仿生足式”“排球挑战赛”三大赛项,其中“飞身上篮”分设机器人篮球竞技赛、运球赛、投篮赛,“仿生足式”分设机器人竞速赛、障碍赛、越野赛。赛事充分展现机器人技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飞身上篮”机器人篮球竞技赛中,红蓝两队需各凭两台机器人展开攻防对决,投篮、扣篮、传球协作间,考验的是运动控制精度与团队战术配合,扣篮7分的高分设置更激发选手突破技术极限;仿生足式机器人挑战赛直击全地形移动难题,室内竞速的敏捷、障碍跨越的灵活、室外越野的坚韧,全方位展现足式机器人在环境适应、智能决策上的创新突破;机器人排球挑战赛以“协作”为关键词,两台机器人需精准完成发球、垫球、传球,每一次球的往复都是对机械结构设计与智能感知技术的双重检验。

        从技术维度看,三大赛项均需综合应用机械制图、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计算机编程等多门学科知识,既是对高校工科教育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年轻工程师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试金石”。

        以产育才 从赛场到产业的人才培育闭环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输送数万名卓越工程师与创业人才,成为新工科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载体。

        赛事任务难度高、技术综合性强,参赛队需要在10个月内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制作、调试、改进、训练,直至在赛场上展示成果,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在这里,学生需要组成跨学科、跨专业的项目团队,除了进行机器人技术开发,还需要完成进度控制、物资管理、财务、宣传等项目管理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认知、系统思维、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赛事落地深圳龙岗,更被赋予“以赛促产、以产育才”的深层意义。大赛不仅是技术竞技的舞台,更是产学研融合的纽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本地高校全程参与赛事保障,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进行赛事运营,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联动辖区企业开设“技术对接通道”,赛后优秀团队将有机会享受100亿元政府订单池、分布式算力网络等资源支持,实现从“赛场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无缝衔接。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政府直属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的城区,龙岗正以“All in AI”战略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集聚600余家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企业,2024年产业集群增加值达40.52亿元。此次承办ROBOCON,正是龙岗打通“赛事—人才—产业”链路的关键举措——通过赛事吸引全国高校创新力量,依托机器人6S店、具身智能示范街区等场景资源,推动优秀技术成果在龙岗落地转化,同时为产业储备青年人才。

        赛事运营 科研赋能教育 创造社会价值

        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运营,这是赛事首次由专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机构运营。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简称AIRS)成立于2019年,是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立的市级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AIRS以企业、行业和国家的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原创技术研究。通过产学研深度绑定,实现技术开放、教育协同、产业对接等多维联动,有望将ROBOCON从竞技平台升级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创新试验场,提升赛事技术上限的同时,也使赛事成为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人才代际传承的核心枢纽,为赛事注入持久生命力。

        青春赛道已就绪,智能未来正启航。赛事期间,76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无论胜负,这些年轻工程师在赛场上展现的创新精神与工程能力,都将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