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搭建社区干部分享交流、互学共鉴平台,组织社区干部聚焦社区治理难点、亮点、创新点分享实践心得,强化社区干部之间的经验交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吉华街道举行“‘吉’治先锋社区微课堂”开班仪式暨首期社区微课堂分享会,街道分管领导、各社区分管党建的副书记和近年新入职社区专职工作者共30余人参加活动。
开班仪式上,街道分管领导海萍同志作动员讲话,她明确了街道开展社区微课堂的目标要求:一是聚焦实践,碰撞火花。不拘泥于形式,多用案例实操、情景模拟等方式,重在分享实战经验;二是新老互学,共同成长。新入职同志要虚心学习老同志的经验,同时也要大胆提出新思路、新想法,共同进步、推动创新;三是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社区同志不仅要学好自己条线的业务,也要关注其他领域的培训内容,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在分享环节,光华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郑锦潭以《物业管理中的治理案例》为题,结合花语岸小区治理实践,深入剖析了社区物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他总结提炼出四条核心原则:法治为纲、绝对中立、民意为本、党建引领。郑锦潭强调,社区物业管理的本质是“利益平衡的艺术”与“共识构建的科学”,唯有坚持党建引领、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协调各方、凝聚共识,并做到“眼明”“心正”“手巧”“腿勤”,才能真正将工作做深做实。
随后,光华社区党委委员、工作站副站长李琪琪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楼栋红管家”激活社区治理“微细胞”》为题作案例分享。针对社区面临的人口密度大、空间有限、诉求多元、参与不足等治理困境,她重点介绍了创新组建“楼栋红管家”的具体实践。李琪琪通过剖析“霸占车位”“楼道杂物堆积”两个典型案例的解决路径,生动展现了该工作模式的实际效能。“楼栋红管家”有效调动了花园小区、城中村的青壮年力量,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自治赋能、温度治理的工作原则,深入践行“走出来的信任”“厘清权责边界”“根植社区情怀”三大工作法,在治理效率、居民参与度及满意度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为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交流互动环节,两位分享者与参会人员就如何调动“楼栋红管家”积极性展开探讨。大家认为,一方面需重视仪式激励,增强身份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注重有效赋能,让社区党委成为“红管家”的坚强后盾,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微课堂有效促进了社区工作者间的经验交流,丰富了基层治理方法,成效显著。下一步,吉华街道将围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常态化开展社区微课堂活动,通过聚焦信访调解、环提整治、社会救助等核心业务领域的学习分享,着力锻造一支“事交我办无问题”的高素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