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为妥善解决区政府大院内“老大难”的渗漏水问题,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不畏艰难,高度重视,实干担当,将建筑物的防水补漏作为后勤服务保障的重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有效解决了办公楼渗漏水难题。
一、背景情况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大院办公楼、人大楼、迎宾馆三幢建筑物竣工于1994年,使用至今已25年。深圳龙岗地处南方沿海,多雨水、多台风、强暴雨等气候条件,建筑物屋面防水层一旦破坏或者失效,就会出现室内反复渗漏水的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办公。为此,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曾于2003年对区府大院内建筑物的屋面防水层进行大范围修缮,基本解决了建筑物的渗漏水问题。近些年,渗漏水现象再次出现,整个9楼(顶层)90%的办公室有渗漏水的情况,其他楼层多间办公室,多间会议室出现墙面渗漏水的情况,甚至有会议室出现“淹水”的情况,问题突出,亟待解决。办公楼建筑物是框架加空心砖砌筑,结构复杂,外墙采用空心砖砌筑,天面面积约2400平方米,修缮面积大。如果按照传统做法,彻底铲除整个天面的保温层和防水层后重新做,需要投入大资金,施工期长,还影响正常办公,困难非常大!
二、主要做法
针对多年困扰的渗漏水难题,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邀请专家团队专题研讨,多次组织工程人员实地勘察与深入调研,多次现场做实验,反复试,反复论证,反复改,终于研究出了应急处理渗漏水问题的“三大法宝”。
(一)“排”是根本
办公楼9楼是顶楼,是渗漏水的“重灾区”,为此施工人员在9楼屋面处选取10个位置,先后打开屋面的表层、保温层及防水层,发现建筑物的防水层已被破坏,防水效果基本失效,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防水卷材之间、保温层里存在大量的积水。按研究的方案,采取“先排水,后治理”的方法,在办公楼天面开明沟暗埋管约338米,既能迅速及时排去雨天的雨水,又保证渗进保温层的水源源不断的排出。同时,还在办公楼外墙上新装排水管道915米,将天面雨水和积水排至1楼,双措并举,将屋面长年积累的“死”水迅速排出,消除了漏水水源,很快基本解决了因屋面积水而导致9楼各办公室出现严重渗漏水的问题。
(二)“堵”是关键
汇总历年各办公室渗漏水原因,发现因梁、柱及楼板出现裂缝从而导致漏水的情况占80%以上。这是由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导致建筑结构变形开裂、出现漏水现象。结合以往的处理经验,征求专业人士意见,采用行业内常用的堵漏方法——高压注浆防水修复技术。高压注浆不仅具有操作简捷、成本少的优点,而且无毒无污染、施工时间少、效率高,完全适用于区府大院内的特殊情况。2017-2018年期间,先后发现在办公楼、人大楼、迎宾馆有20余处混凝土裂缝,高压注浆502米。对楼板与女儿墙接缝漏水的问题,采取彻底清除老防水层,新做“斜边”防水层的方法,严严实实堵住渗漏缝隙。“堵”消除了天花板渗漏水通道,从天花板渗漏水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防”是保障
从楼板渗漏水的问题已经解决,但从外墙渗水的问题依然存在。区政府大院内建筑物使用年限较长,外墙长年暴露在空气中,热胀冷缩易变形,引起墙面砌体结构开裂,大雨和台风天气,就会渗漏水进入室内。一方面对墙体开裂处进行修补,另一方面对建筑物外墙刷防水涂料,仅办公楼和迎宾馆的外墙就刷防水涂料2795平方米,犹如让建筑物披上一件雨衣,将从雨水挡在外面。
“排”、“堵”、“防”三管齐下,使建筑物基本不被渗漏水问题所侵扰,基本解除了困扰多年的渗漏水问题,大力改善了区府大院相关部委办局的办公环境。
三、经验启示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建筑物的渗漏水问题不解决,不仅不利于各部门开展工作,还给区府大院相关部门带来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摒弃传统老办法,运用新思想,转变新观念,蹲在现场,积极探索,创新做法,用“小资金”解决“大难题”,用“短时间”解决“长困扰”。
(二)服务群众是根本
办公室渗漏水问题影响办公环境,困扰着许多干部职工,只有从干部职工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有效彻底的解决渗漏水问题,营造舒适整洁办公环境才是服务的根本。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把“忠诚、服务、守纪、奉献”的工作理念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努力做到“哪里有诉求,哪里就有响应”,不仅安排了专人进行跟踪落实,还在解决渗漏水难题后开展事后回访工作,确保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因地制宜是关键
区府大院内不同建筑物出现渗漏水问题不尽相同,故解决此类难题不能搞“一刀切”。对出现渗漏问题的地点进行登记,按不同区域、不同成因和实际情况划分轻重缓急,统一归纳进行整理,确定“一处漏水、一个方案”的工作机制,根据不同的漏水点制定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方案,从而有效解决各类渗漏水难题。为龙岗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排头兵,打造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高水平东部中心作出应有贡献。
文/张帆,危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