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居民的爱国热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庆祝国庆节的浓厚氛围。在华乐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社区妇联、老协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起举办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欢度国庆节——美食制作系列活动,旨在发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品客家文化、享喜粄美食
粄类食品在客家地区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客家特色美食,是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讲”客家文化、“说”制作流程、“做”喜粄美食;在茶果老师的指导下,居民按比例下食材、搅拌、揉捏……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居民一起欢欢喜喜动手制作喜粄。传统的客家喜粄触动着在场的每位居民的视觉与味蕾,一些客家人居民谈论着客家粄的食材及做法,聊起幼时做粄的场景,直呼“希望时间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场面十分温馨。
传非物质文化、做茶果美食
茶果与当地的节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食疗的科学价值。每年过了立春,万物复苏,清明前后,草叶新绿,人们上山将“鸡屎藤”采摘回来,洗干净,晾干水,捣碎成汁液,拌在糯米粉里、捏成一个一个,放在蒸笼上蒸熟,制作成甜的或者咸香的“鸡屎藤粄”,颜色黑黑的、清香可口,很有嚼劲,风味独特。
茶果老师向居民介绍了鸡屎藤粄的制作技艺、用料及步骤,带领现场的居民体验鸡屎藤粄的制作过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大家都不亦乐乎。
通过本次美食系列活动传授了社区居民客家传统茶果、喜粄的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了客家美食的制作技艺,弘扬了客家文化,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息,居民都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