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民生实事

打造充满生命力与幸福感的校园——横岗聚英小学办学三年小记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4日 来源: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近日,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组,对横岗聚英小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办学水平评估。“办学三年来,聚英小学已成长为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充满活力、家长社区认可、教师学生喜爱、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学位,并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校。”这是评估组专家对该校办学成效给予的高度评价。

  专家评价
  学校短时间内 实现快速发展
  6月4日-7日,以卢新华为组长、黄映为副组长的13名市、区督学组成的评估组,通过听、看、查、问四个环节,对聚英小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的评估。
  评估期间,评估组共查阅学生作业1394本、教师教案157本、教师及行政听课本134本;各种工作日志、会议记录、手册246本;学生手册、成长档案421本,学生作品454本/份;学校原始档案资料38份/盒;共观课45节,覆盖所有学科、所有班级和79%的科任教师;访谈全体校领导及中层干部、级科组长、教师和学生共351人次;共召开座谈会3次,其中学生参加座谈会31人、家长参加座谈会20人、教师参加座谈会25人;进行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网络系统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分别为331份、50份和335份;共电访家长、社区代表、教育主管部门干部、高一级学校领导等9名;现场观察校园环境、各教室、功能场室及学生进校、早读、集会、课间活动等。
  评估组认为:“聚英小学致力打造充满生命力与幸福感的校园,依法办学,规范办学,通过快速完善办学条件,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立办学顶层设计,凝聚师生办学共识,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建章立制优化管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
  教师团队 聚教坛精英,育未来英才
  聚英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公办小学,2015年秋季正式开办招生。现有教职员工75人,19个教学班,学生921人。学校秉承“聚贤拔萃、英俊超群”的办学理念,遵循“服务他人,成就自己”的校训,以“聚教坛精英,育未来英才”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培育有英姿、英气、英才的“三英”学子,打造充满生命力与幸福感的校园。
  学校以建设“三聚”教师为目标:聚德-凝聚教师之德,聚智-凝聚教师之才,聚能-凝聚教师之能,努力打造一支聚贤拔萃、充满活力、乐教善教、有幸福认同感的教师团队。
  该校校长何金春在龙岗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具有25年正校长任职经历,多次获得龙岗区优秀校长称号。2014年12月,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青年教师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泥泞中创办了聚英小学。“55岁的老校长坚持每天早来晚归,还亲自指导新教师上课,每学期听评课达50节以上……”该校办公室李老师表示,何校长以校为家,勤勉工作的精神激励着许多教师。
  副校长赖志康,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4年,在龙岗区多所学校担任过中层干部,具有丰厚的管理经验,2015年协助何校长创办聚英小学。学校9名中层干部来自于龙岗区各学校的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在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团结协作、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
  该校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师风,提素养,通过师德培训、爱岗敬业标兵评选、每日最美人物评选、万千教师进家庭(社区)等活动提升教师精神追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开展教师法治培训,培养教师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守住师德底线;搭平台,领成长,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打造学习共同体、举办“教师论坛”等活动,多维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专家访谈时,老师们表示“学校领导凝聚力强,人格魅力大,在校工作愉快、幸福感强。”家长们认为“学校领导特别有情怀、特别有人情味、特别有正能量、特别有责任心,中层干部和老师们责任心强,工作周到细致。”
  学生成长 乐学善思,阳光向上
  聚英小学在“打造充满生命力与幸福感的校园”办学目标引领下,重视课堂教学,营造了“乐学善思、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该校聚焦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建立了“和悦”课程架构。从人文与语言素养、数学与科技素养、社会与生活素养、艺术与审美素养、体育与健康素养等五个维度开发了“和悦”校本特色课程,实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学校每年举行“和悦”课程文化周,包括阅读文化周、数学周、英语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学习与体验平台。
  该校注重养成教育,通过“一日常规”及“聚英之星”的学生评选,“文明班”、“标兵班”的班级评选,“一日常规微视频”德育校本视频教材等多途径全面推进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在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传承上,该校通过言传身教、活动引领等方式,将尊师敬友渗透至学生言行,通过“日行一善感恩手册”的登记等培养学生知恩乐助的品德。一位家长表示:“我的孩子在家关爱父母亲人,在学校关爱同伴师长,在校外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对此我们感到很欣慰。”
  同时,学校还以年级为单位分别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的创新性作业,具体包括日常特色作业、假期特色作业和德育特色作业三种类型。其中,日常特色作业凸显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假期特色作业凸显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德育特色作业凸显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培养。
  该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开设了“和悦”社团,含精品社团17个,全校性社团24个,让孩子自主选择参与社团活动,普及参与率达到100%。社团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习得了品行,活跃了性情。曲艺社团的李同学说:“我们在学校就能学到传统曲艺项目,老师说这些传统文化能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和发展,我们感到很骄傲。”一名五年级学生说:“每天的大课间和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是我的最爱,身体好了,学习才能好。”
  数读
  学校开办近三年来,以基础文化教育为主体、以艺体教育为特色,在教学上齐抓共管,教研相长,全面提升了教育质量。据何校长介绍,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捷报频传,获得奖项国家级5人次,省级33人次,市级528人次,区级114人次,街道75人次,合计755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