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年度任务概述
2011年我区生态区创建工作以“建设宜居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环保实绩考核、污染减排、治污保洁等为平台,着力抓好环境监管执法,在迎大运环境水务质量保障、河流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区生态区建设主要完成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支持力度,突出节能减排,把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三是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四是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五是高标准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打造干净整洁、美丽有序的城市环境,为迎办大运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工作总结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龙岗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产业转型升级和迎办大运会为工作重点,全面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确保全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制订出台了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转型升级系列配套政策,在全市率先建立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和重大产业项目三大快速推进机制和四大核心体系,率先实施淘汰5000家低端企业计划,率先成立投资推广中心和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心,率先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率先推行转型升级责任目标考核和工业项目备案审核制度。我区产业转型系列快速推进机制被全市借鉴,在全市各区迅速推广。二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创新型产业系列园区计划。为深入贯彻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在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强力推出创新型产业系列园区计划,按照“启动一批、提升一批、规划一批”的思路,首批推出26个龙岗创新产业园区,这批创新产业园区的推出,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高新区。三是推进宝龙园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完成了《宝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和专家评审,市人居环境委已组织考核验收;龙岗、龙城两街道顺利通过深圳市“生态街道”复查;万科城社区等14个社区通过了深圳市“绿色社区”专家考核。
(二)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战略
1、积极推动中荷低碳城总体发展战略研究
制定了《关于开展中荷低碳城规划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协助市发改委举办“中荷(欧)低碳城专家研讨会”,与荷兰政府官员、专家等共同探讨低碳城的规划和愿景,推进低碳城的发展。
2、推进大鹏半岛保护性开发
提交了《关于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和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等材料,向市发改委及时汇报大鹏半岛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表达大鹏半岛居民对新一轮生态补偿政策的合理诉求。此外,接待了国家发改委的调研组,撰写《龙岗概况及坝光新兴产业基地定位建议》,深入探讨了在大鹏半岛的坝光片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生物产业的定位。
3、积极推动宝龙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
根据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开展新能源产业基地前期建设相关工作。为实践“三规合一”理念,节约审批时间,根据深圳新能源(核电)产业基地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上市发改委的指示,已编制完成《深圳市新能源(核电)产业基地总体建设方案》,并提交市发展改革委,市发改委已于2011年9月就《方案》完成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准备提交市政府审批。
(三)推进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1、建立健全节能长效机制,指引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完成《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循环经济类)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工作、《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起草,加强了对节能减排类投资项目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明确了清洁生产、能源审计扶持的具体标准,鼓励节能减排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编制完成了《2011年度龙岗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街道在节能考核工作中的具体工作。通过考核方案各部门完成节能工作的情况由定性评价发展到了定量评价。三是开展我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及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研究工作。起草了《龙岗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龙岗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四是牵头完成市对区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
2、积极开展我区重点能耗单位实施能源审计工作
一是开展我区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工作;二是开展我区重点用能公共机构实施能源审计工作,组织对区内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等重点能耗实施能源审计工作,排查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扶持力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坂田街道、新木盛低碳产业园等开展政策宣讲。
(四)顺利完成治污减排工程
1、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
2011年,我区主要河流龙岗河全河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2010年的0.98下降到0.65,龙岗河干流河道水体消除黑臭,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观赏性景观水体(除氨氮、总磷等个别指标外,其他指标可达地表水Ⅴ类标准要求);布吉河全河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2010年的3.65下降到2.14。全区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达标率为100%;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
2、加强整治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开展工业锅炉淘汰和治理。对全区用煤、重油、木材等高污染燃料锅炉逐一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对不符合要求使用锅炉进行了限期改造。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控制。在我区从事家具喷漆、印刷涂装等企业中推广使用水性涂料、UV涂料、水性油墨、水性胶粘剂等环境友好型原辅材料。开展餐饮单位油烟整治。对大运村、大运中心场馆、七星湾分赛区、官方指定酒店、大运通道、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的餐饮单位进行检查、整治。开展机动车污染控制。每周安排三天,每天分两组在全区各主要路口开展路检工作;每周安排两天分两组对全区的客运站、公交车站、物流园及各用车大户开展机动车停放地的开展抽检工作。通过整治行动,提升了大气环境质量。据统计,8月份,我区的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均在30以下,空气质量达到10年中同期最优水平。
3、实施重点水环境整治工程
完成龙岗河治理一期工程。实现了龙岗河防洪、水质和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沿岸的人居环境。推进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梧桐山河、大康河、龙西河、同乐河、丁山河、沙湾河等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
4、整治噪声提升声环境质量
重点整治交通噪声。综合整治社会生活噪声。对大运场馆、大运村及周边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进行清理。大力整治工业噪声。严格监管建筑施工噪声。对未按规定施工或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单位,不予发放噪声施工许可证。
(五)提升市容环境,迎办大运会
全力推进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环卫爱卫提升行动,推动我区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市容市貌管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市里三次在我区召开市容环境提升现场会,推广龙岗做法,并五次发出嘉奖令通令嘉奖我区的市容环境提升工作。龙岗区是全市获得嘉奖令最多的区。
1、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
按时完成了43个河道堤防相关工程行政许可及方案设计审查工作。组织完成了龙西河、回龙河清淤等4个大运工程项目。配合完成葵涌河小流域示范工程设计和王母河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完成沙湾河、南澳河、丁山河等3条河流的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其中沙湾河、南澳河已向市发改部门申请立项。推进河道管养工程。落实全区河道管理养护费用,通过招标选定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化管理,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环境景观。
2、全方位组织开展绿化提升工程,树立城市绿化新标杆
为展现龙岗的城市新形象,我区按照“整体改造、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点(重要景观节点)、线(路段景观)、面(城市景观)有机结合方式,组织对全区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绿化进行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全区绿化档次,打造了一批富有龙岗特色的绿色精品,初步营造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绿色景象。一是高标准、大手笔对深惠路、广深铁路、水官高速、机荷高速等进入龙岗的主要交通要道沿线绿化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进入龙岗的“第一印象”。二是全面完成了全区132条主次干道的绿化提升、改造,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线”。三是建成绿道网241公里,逐步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方便市民出行。四是组织对深惠路、水官高速、机荷高速、清平高速、北通道等路段的高架桥、立交桥进行立体绿化,重点打造了深惠路7座立交和地铁3号线大运站等“绿色生态地标”。五是按照“两心花港,三线花廊,六门花境,八区花海,处处花园”的原则,在中心城、大运场馆、大运村周边、各街道中心区等重要区域、主要路段、公园、广场等重要节点,通过地栽花卉、摆放花钵、搭建立体花坛等多种方式进行花卉摆放,全区共摆放各类花卉520万盆。六是强力推进大运场馆、大运村周边绿化提升工作,完成大运中心区域绿化、复绿黄土裸露面积92万平方米。七是全区共新建、改造各类公园86个,并全部对外开放,基本实现市民“推窗见景,出门进园”,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公园的乐趣,为市民留下更多更好的城市绿化空间。
3、高标准实施城市照明改造,全面提升龙岗的城市品位
充分考虑低碳节能的原则,大量采用LED节能灯具;在行道树和中间绿化带悬挂LED满天星、氦气球灯、大运五彩系列灯等灯光饰品,并对花丛、灌木的自然形态进行艺术化景观处理,营造“星光大道”的景观效果。目前,夜幕下的龙岗华灯辉映,流光溢彩,特别是大运场馆周边区域显得格外璀璨。
4、强力开展环卫、爱卫提升行动,环卫水平再上新台阶
加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通过在工地出入口张贴彩色宣传图片、印制余泥渣土管理规范宣传画册发放给泥头车司机、与施工单位签订《规范排放余泥渣土责任书》等方式,大力开展余泥渣土管理宣传工作。加大对在建工地出入口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工地施工高峰期的监管,每天在大型工地及主要交通干道巡查一次,严防污染路面、偷排乱倒现象发生,特别是把20:00时至次日凌晨5:00时作为监管的重点时段,加强对全区市政道路、断头路、待建地余泥渣土污染和偷排乱倒现象的巡查。实行每周3次以上对各街道的巡查,发现道路污染、乱倒渣土、非法弃土点(场)等问题,按“守土有责”的管理原则,及时协调、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清理。联合交警大队、各街道执法队等相关单位,大力开展余泥渣土专项整治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泥头车的各种违法行为。
5、强化林业管理,全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平稳可控
一是大力开展“我为大运种片林,我为大运添光彩”活动。在全区范围启动“我为大运种片林,我为大运添光彩”活动,发动全区广大企事业单位、市民积极捐钱、捐树及参加义务种树活动。
二是全力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和生态风景林建设,营造“绿色”大运。全面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29073亩种植任务,并进行了两次抚育管护;对从特区进入大运会主场馆沿途及大运自然公园山体林相进行改造,对机荷、水官、南坪等11条主要干线公路两旁山体进行了生态风景林改造,营造“一路一景,彩带飘逸,花繁锦绣,四季如春”的景观林。
三是抓好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开展我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工作。
四是恪尽职守,克己奉公,齐力保平安。森林派出所大力组织开展大运林区安保工作、林地资源管理保护监督年活动、“亮剑”行动、“候鸟保护”专项行动等,有效地保护了我区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
(六)着力推进环境监督执法能力
1、严格环保准入
严禁不符合产业导向政策的建设项目进入,坚决杜绝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进入,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和生态控制线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龙岗河、观澜河(石马河)流域限批政策,贯彻落实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清无”疏导延期的相关政策。
2、强化环境监管
全面贯彻落实“铁腕治污”,以提高污染源达标率为核心,严查重处,狠抓重污染企业的关停淘汰,提高工业污染源的治污水平。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机制,按照排污企业的环保诚信等级分类实施监督管理;开展淘汰低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与经济促进、市场监督等部门联手,促进低端企业退出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
3、严格环保执法
组织开展了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涉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整治行动、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专项排查行动、以“迎大运,保安全”为工作核心的水政专项执法行动、后大运环境监察专项行动等14项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执法检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整治了存在的污染问题,提高了企业防治污染的自觉性。
4、确保环境安全
对全区所有产废企业及涉及氰化物等剧毒废物企业进行日常巡查,组织开展了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大运期间环境安全监控等专项检查行动,确保了大运期间我区环境安全。
5、维护环境权益
大运期间通过实施投诉案件不过夜制、24小时坐班制、立即响应制等信访机制,信访案件得到快速有效地处理;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妥善处置了布吉星威制品厂废气、噪声污染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制定高考、中考、大运会期间噪声防治工作方案,保障了考试的顺利进行和大运会的成功举办。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主要河流的水质仍然较差。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仅仅依靠区级财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三是龙岗区城市规划滞后,工业区、居住区混杂,由此引起的环境纠纷案件居高不下。四是大运会后,出现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街道,绿化苗木枯死、绿化带黄土裸露、广告管理、乱摆卖、私宰生猪等不同程度出现回潮现象。五是垃圾处理形势仍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