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春第一会”召开,为何选定这个主题?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7日 来源: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深圳特区报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当今,产业竞争是大国角逐的主战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当前,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点。

  2024年10月,华为正式发布“纯血鸿蒙”HarmonyOS NEXT,标志着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正式推出,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短短数月时间,一系列连锁反应迅速发生。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的新赛道、新机遇涌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广东企业纷纷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力争创造更大的领先优势。

  2024年,广东推动1万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链式改造”经验在全国推广,9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率先挺进技术“无人区”,行业标准正被重新定义。在激烈的大屏显示技术“军备竞赛”中,TCL率先开展Mini LED背光技术自主研发,历时6年拿下470项核心专利,站上国际高端显示技术领域制高点,连续三年蝉联中国Mini LED电视销量冠军。

  2024年,广东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53个奖项,比2023年增长47%;两项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更是位列第一。

  2024年9月,广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提出要瞄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和量子科技七大重点领域。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一座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大装置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子形成超强磁场,吸引全球科技创新智力资源集聚。

  在此基础上,广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瞄准智能、生物、能源等领域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建强用好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生物制造、纳米制造、先进高分子材料3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

  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算力规模、企业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方阵。生物制造领域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

  而这背后,离不开广东在多领域全方位加速谋篇布局。

  促进原始创新,厚植发展土壤。《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专门将“基础研究”列为专门一章,并明确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着力培育“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广东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广东新出生人口113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省外净流入人口保持增长,实时在粤人口超过1.5亿。

  保障资金供给,引入“金融活水”。今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坚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培育长期耐心资本。

  变革孕育新机,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这盘全球产业实力竞争的激烈棋局中,广东如何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好这关键的一子,这场“新春第一会”将给出答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