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股暖流——记龙岗区最美家庭王秀恭家庭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09日 来源:龙岗区妇联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王秀恭的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土改时期入党的共产党员。1957年6月,他所在的工厂开始搞设备技术革新,他带领工友们研究试验新技术新设备,不慎截断两根手指,又因长期过度劳累患上脑溢血住院治疗,期间还不忘写下一首小诗:“因病治疗住此楼,打针吃药何时休?革新事业在等我,盼早上班去研究”。三个月后,父亲强烈要求提前出院,带领工友们日夜奋战,终于取得了技术设备的成功革新,让工厂彻底摆脱手工操作和半机械化、全面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作业。

  1960年8月,王秀恭的父亲因脑溢血复发去世。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加上政策上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都很困难。当年,王秀恭才15岁,上有两个哥哥,下有4个妹妹。虽然每年春节工厂领导都会送来一些慰问金,兄妹七人的学杂费全免,但缺少顶梁柱的家庭生活还是异常艰难。工厂家属区近500户邻居不约而同地帮助其母亲将七个子女抚养成人,并送进高中、大学学府,每当忆及此事,母亲总是眼含热泪地教导他们:“你们长大了可不要丧失良心啊!要好好工作,像你爸爸那样干出个样儿来,报答国家,报答工厂领导和叔叔婶婶们的恩情!”

  母亲的教育,让王秀恭一家都不忘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尤其是在王秀恭身上,多少让人看到其父母亲的影子。退休后的王秀恭居住于横岗银荷社区,2012年牵头组建了社区乒乓球协会,每天带领50多名球友坚持打乒乓球。两年多来,大伙的技术、体质和精神状态都有很大提高和改善。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延续了父母的优良教育,王秀恭亦注重培养子女感恩的心,对“小家”如此,对“大家”更是如此。

  早年,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女儿女婿一家加入了外国国籍。王秀恭夫妇俩总是叮嘱说:“你们千万不要忘本,不能丢民族的根,他日如有成就,要和全国同胞共同为国家做奉献。”

  2012年,受国际事件的影响,王秀恭多次与妻子和女儿女婿商量回国效力的事,共同努力下,他们排除了种种干扰,终于回到国内,在广州某国企任职,为中国相关电子行业的发展献心献力。

  “即使是两国交融的家庭,即使是多元文化的差异,即使女儿女婿久居异国他乡,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儒雅、和谐的家庭氛围。”王秀恭说,正是因为一家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奉献的心,长幼之间才能互相理解和包容,这种理解和包容,将延续一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