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街道举办客家民俗集体婚礼,6对新人喜结良缘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3月3日下午,龙岗街道妇联在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隆重举行“情定龙岗,三生三世”集体婚礼,舞麒麟、抛公鸡、踢轿门、红粬水、跨火盆、掀盖头、拜堂、喝交杯酒,传统的客家民俗给参加集体婚礼的6对新人送上了一场难以忘怀的独特婚礼,街道相关领导及新人亲朋好友和市民3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给新人们送上了浓浓新婚祝福。

  下午3点,吉时已到,在锣鼓声中,在麒麟舞的引领下,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活动的6对新人,新郎穿状元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来迎亲的阿娘、挑担婆早已准备就绪,将新娘们迎上了花轿,迎亲的阿娘把一个漂亮的公鸡抛过花轿,嘴里说着“无灾无难”等吉祥话,寓意新人日子会过的红红火火,顺顺利利。花轿到了新郎家门前,新郎们用脚踢开花轿门,这就是客家婚俗中的踢轿门,新郎挑起花轿帘,牵着新娘下轿,每位新娘头顶“米筛”,寓意是“米筛顶头千百眼,满屋哥叔做官回,满屋哥叔赚钱归”。

  下了花轿后,迎亲的阿娘在新娘轿前的地上开始斟“红粬水”,新娘们沿着洒过红粬水的路径走,这在客家婚俗中有可以驱鬼辟邪的寓意。沿着红粬水的路,新娘们走到火盆前。火盆也叫“雄炉火”,在火盆里面放上旺草、松柏等点燃,新娘进门时跨过火盆,象征旺家、旺财、旺丁,预示新人能早生贵子。

  在祝福声中,新郎们掀起新娘红布盖头,证婚人给6对新人举行了证婚仪式,祝福新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据介绍,红盖头的作用就是在出娘家入婆家这一段路上保护女子不被外人看到,从而保证新郎是除了女子父亲之外,第一个见到自己妻子的男性。而今天新娘还是头盖红头巾以遮羞避邪,取吉祥之意。

  随后举行的是拜堂仪式,新人们每人手持三支香,拜谢了前来参加仪式的宾客、长辈和对拜。拜堂在古时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是确立婚姻关系的最主要习俗之一。

  最后举行的是喝交杯酒仪式,六对新人手持酒杯,在祝福声中,甜蜜的喝下了交杯酒,在客家传统中式婚礼仪式当中,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酒,是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新人要喝了交杯酒才能算是真正的成为夫妻。

  据龙岗街道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集体婚礼全部实行免费制,他们希望通过举办客家民俗集体婚礼,倡导健康向上、节俭的婚庆观念婚庆观念,传播客家民俗文化,也为坚持时尚低碳生活的年轻新人提供展现个性自我和表达爱情婚姻承诺的平台。(龙岗街道妇联 钟丹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