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号”首站发车,开启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6日 来源:龙岗区妇联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参加了今天的活动,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从现在起,我会调整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看见、理解并尊重孩子。”一位参加“家庭和谐号”进社区活动的家长感慨地说。

  首段_已修改(1).jpg

“家庭和谐号”进社区系列活动第一站在深圳书城·龙岗城开展

  6月1日下午,由龙岗区妇联主办、龙城街道妇联承办的“家庭和谐号”进社区系列活动第一站在深圳书城·龙岗城率先开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提升家庭教育的可及性、针对性和家校社育人的协同性,龙岗区妇联聚力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网络、探索协同育人工作模式,创新推出“家庭和谐号”进社区系列活动,在全区11个街道通过家庭情景剧巡演、专家讲座、团体辅导、街道特色展示内容等形式,推动家庭教育指导优质服务在全区常态化开展,开启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身边故事让良好家风传承可触可感

  作为街道自选展示内容,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5月1日梅大高速塌方灾害事件的见义勇为者——来自龙城街道的黄建度及其家人,现场分享其亲身经历及内心感受。黄建度说,“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车。”膝下有黄金,这一跪,是比黄金更为珍贵的生命,是这一信念支持着他逆行到马路对面下跪阻拦车辆。他的外孙女饶芯瑜在现场分享了她的手写日记,直言“我的外公,是超级英雄!”

  黄建度的“下跪拦车”、黄曼秋的“挥手呐喊”、饶芯瑜的“撑伞遮雨”,这些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勇,更彰显了深厚家风的传承力量,成为新时代家风传承与见义勇为精神相结合的典范。

  情景演绎让家庭教育指导精准高效

  “问题”孩子的背后,通常是一个“问题”家庭。只有家庭成员愿意为了彼此做出改变,才能让家庭这个系统发挥积极作用,给人以爱意和幸福感。

  活动现场演绎的情景剧《我的肩上是爸爸妈妈》,以“用户思维”聚焦广大家庭关注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细腻展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扶持,呼吁大家正视青少年休学问题,增加广大民众对于家庭治疗的接受度,主动关注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为广大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让家庭教育指导更有“精度”和“深度”。

  讲座互动让家教理念普及效果倍增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风则是塑造孩子行为和价值观的无形力量。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如何成为孩子更好的引领者?似乎已成为困扰众多家长的难题。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岩为大家带来“在关系中理解孩子行为”的专题讲座,引领父母从关系和家庭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行为,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现场参与的市民群众认真聆听,在答疑环节踊跃发言。一位母亲在讲座结束后表示,“今后会专门设置家庭讨论日,加强家人之间的沟通,尊重家人彼此的想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成长环境。”

  近期,区妇联以国际家庭日、家庭教育宣传周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了家庭家风主题系列活动,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队伍,以专业力量推动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质。下一步,区妇联将在全区各街道持续开展“家庭和谐号”进社区系列活动,促进区-街-社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探索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让家校社共育工作迈入专业化、系统化、便捷化的新时代,营造“依法带娃”“科学育儿”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