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妇联所能”服务“妇儿所需”——龙岗区妇联开展妇女儿童服务阵地现场评估及调研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14日 来源:龙岗区妇联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见地成效,进一步夯实“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服务阵地,近期,龙岗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潇带队对龙岗区11个街道申报的第二批区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社区家长学校示范点等龙岗区各类妇女儿童服务阵地进行现场评估及调研。

  一、百花齐放各尽有,亮点纷呈大不同

  1.平湖街道。通过调研发现,平湖街道家庭工作及信访维权工作可圈可点,成绩令人欣慰。一是妇女儿童服务阵地利用率高,活动丰富多彩,其中,良安田社区妇儿阵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平湖社区妇儿活动既符合主旋律又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二是培育公益服务人才队伍,打造了“阳光育苗”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围绕家庭教育中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以解决青少年的需求和家庭教育痛点为出发点,打造精品课送入社区、企业、学校,为青少年家庭成长赋能。三是妇女议事会工作勇于创新,带动了一批人,凝聚了“她”力量,增强了妇女民主意识,提高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2.布吉街道。为发挥妇联引领联系服务的工作职能,布吉街道妇联将家庭教育、信访维权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开展。一是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打造龙岭社区家庭教育建设示范点。引入辖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家庭教育资源,多方联动、协同共建,形成具有龙岭特色的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标准和服务指引,为深圳市其他同类型社区家长学校的运营管理以及基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示范、借鉴和参考。二是通过“抱团养娃”的理念,组建以妇工、社工、家长义工、心理咨询师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心理志愿服务队、社区巾帼领读人等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以家庭带动家庭,进而促进社区稳定的作用。三是积极建设“区-街道-社区”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及时跟进各系统转介案件,提供即时咨询、辅导和支持服务;另一方面,联动多方力量共同介入,提前洞悉事件前兆,有效预防严重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

  3.吉华街道。近年来,吉华街道以社区家长学校和妇儿之家作为妇联工作延伸的窗口,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一是夯实建强阵地,依托阵地推出“吉善家风——家教家风研学路线”,大力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人心。二是壮大人员队伍,组建以“公益宣讲”为特色的“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甘坑“爱心小导游”等2支队伍,成立了17支巾帼志愿队伍,拥有1700余名注册巾帼志愿者。三是构建基层妇儿维权与服务新格局,建成深圳唯一一个街道级“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深圳龙岗吉华站),打造“妇联在·您安心”工作品牌,推动实现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在基层看得见、找得到、有人管,稳步推进平安家庭建设。

  4.坂田街道。坂田街道妇联围绕家庭建设和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以三个“持续”搭建起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的妇女儿童关爱网。一是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妇女儿童维权基石。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一支超过100人的妇女儿童维权工作队伍,涵盖妇女干部、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以及遍布各住宅小区、园区和城中村的“三员两长”。二是持续推动多元联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派出所、综治办、公服办、社区网格等部门,实行个案联调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提高服务质效。三是持续提升育人实效,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深入各社区、园区,开展常态化公益家庭辅导、亲职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帮助。

  5.南湾街道。南湾街道拓展和创新工作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家庭及信访维权相关工作。一是服务阵地健全,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场地建设标准、规范,依托阵地着力打造集宣传引领、学习教育、素质培训、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妇女儿童成长平台。二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组建12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队伍,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联动律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精防社工等专业力量共同跟进处理妇女儿童信访维权事件,守护妇女儿童平安。三是积极推动妇女议事会议题成果转化,动员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贡献巾帼智慧。

  6.横岗街道。横岗街道坚持和谐发展,带领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实现新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展现新作为。一是以实践基地创建根植家风家训传承。依托200年历史的茂盛世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何氏家族的优良家教家风,以“崇德向善·传家风”为主题,打造横岗街道本土的家风家训实践基地。二是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完善。通过整合多方资源,邀请行业内著名讲师、老师等代表组成横岗街道家庭教育讲师团,为辖区居民公益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三是以做好关爱帮扶工作提升妇女儿童幸福感。通过开展“小小家庭阅读区”活动、“点亮微心愿·助力微梦想”——困境家庭微心愿倡议活动、“四个一”心理健康服务联盟等关爱帮扶活动,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将关爱和温暖实实在在送到有需要的群众身边。

  7.园山街道。园山街道加强部门联动,深耕服务品质,“家庭建设”有厚度,“妇儿维权”有力度。一是用活阵地资源,依托现有的家教家风阵地——园山家风家教长廊、兰桂书室、吉溪老屋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引领广大家庭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二是打造辖区红色品牌,成立园山“小红人”宣讲团,用“童言童语”讲述红色故事,引领少年儿童成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三是深化“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科学测评、分类干预”的反家暴联动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反家暴工作合力,打造全区唯一的市级反家庭暴力工作示范点及市级性别平等项目示范点。

  8.龙岗街道。近年来,龙岗街道在家庭工作和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教育方面持续发力,落实服务平台、保障体系、工作项目三方联动机制,以“小家”为抓手,促进家庭和谐,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通过“街道统筹、社区实施、专业机构供应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妇女儿童服务阵地,依托阵地开展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家庭提素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二是争取党委支持,保障项目资金,持续实施“幸福家园”家庭关系调解工作坊项目,开展专业心理咨询或专业社工服务、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文化建设活动、个案跟踪专业指导。三是夯实基础,聚焦“妇女权益”和“儿童发展”两大主题,综合生态服务及多元主体联动,开展妇儿维权及心理支持服务,将妇联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9.龙城街道。龙城街道妇联充分履行妇联职能,不断谋求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有力推动街道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特色活动,促进家庭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依托11个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二是以传承家训家风好故事为主线,弘扬家庭文明正能量。组织开展以“文化传承+农耕体验”为主题的家风家教亲子研学活动,回归自然、守护童心展开亲子互动,同游同乐同成长。三是以普法宣传筑牢维权底线,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发动等形式,在辖区各社区居民活动场所及人群密集商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教活动。

  10.宝龙街道。宝龙街道积极引领、联系、服务妇女儿童,切实做好妇儿权益保护及家教家风建设等工作。一是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园区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启动龙岗区首个家教家风示范园区建设暨“他乡的你”宝龙街道园区女职工家庭教育支持计划项目,以关注园区流动女职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手法,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提升园区流动女职工家庭教育质量,构建可持续的家庭教育支持网络,促进家庭服务多元化发展。二是积极发挥品牌效能,组建家庭关系调解专业队伍。创新成立龙岗区首个家庭关系调解工作室——“爱回家”工作室,从“预防-治疗-发展”的角度开展家庭关系调解服务,形成“街道+社区”妇联联席会议制度和反家暴合作机制。同时,组建了一支由街道社区专职妇女干部、社工、心理咨询师等骨干力量为主的专业调解人员队伍,为妇女儿童提供心理调适、情绪疏解、亲子关系等服务。三是聚焦民生热点难点,深挖服务项目内涵。打造“向阳•童行”困境儿童阳光探访项目并成功入选2021年宝龙街道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上门探访、建档、个案咨询、主题工作坊等形式,为辖区残疾女童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服务,有效预防、发现并及时制止虐待、性侵等违法行为发生。

  11.坪地街道。坪地街道因地制宜,围绕打造深圳国际低碳城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有坪地特色的妇女儿童及家庭信访维权及服务工作。一是发挥“联”字优势,大力拓展阵地资源。重点打造新桥世居“客家+低碳”家庭文化新模式,依托各类妇女儿童服务阵地并联合坪地教育办、坪地商会、关工委、残联、未保中心等部门开展低碳游学系列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妇联协同育人合力。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升级维权阵地建设。构建“部门联动+维权阵地+专业队伍+智慧平台+关爱地图”五位一体维权关爱机制,对“幸福家”调解室进行提升改造,推动妇女维权、婚姻调解和关爱服务全覆盖。三是推进“绿色家庭”创建,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制定《关于“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工作计划(2023-2025)》,常规开展近百场绿色低碳环保主题活动,引导辖区家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氛围。

  二、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精准服务妇女儿童  

  区妇联在对各街道妇女儿童服务阵地进行现场评估的同时还组织召开了调研座谈会,针对如何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切实履行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提升妇女儿童服务质量,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本次现场评估及实地调研,全面摸清了我区妇女儿童服务阵地使用情况,掌握了基层信访维权及家庭工作的第一手数据,更有针对性地发现了阵地在管理使用及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各街道妇联将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发挥好妇女儿童服务阵地作用,拓展服务功能和项目内涵,开发新亮点,打造新品牌,做到一街道一品牌一街道一特色,同时,深入了解社区妇女儿童需求,不断提高场地利用率,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