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财政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集体资产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1-24 来源:龙岗区财政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集体资产管理局)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4年4月,按照区委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并入区财政局,区财政局党组改设为党组性质的党委。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怀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聚焦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着力抓党建、强保障,促改革、谋创新,勇担当、创佳绩,充分释放机构改革优配置、聚合力、增效能的红利,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和全区国企员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财政国资集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资金保障扎实有效,国资集资监管效能明显提高。区财政局荣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财政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经验做法获财政部调研肯定和央媒采访报道;推动区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加快罗山科技园项目、工业软件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

  (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对财政国资集资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立政治站位之“高”。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区委部署安排抓好贯彻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区属国企党建工作的指导,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始终。二是谋深化改革之“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制定财政国资集资具体改革事项。将党建工作纳入区属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与企业薪酬总额挂钩,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三是搭党建资源链接之“台”。牵头举办“央地国企深圳行(龙岗站)”活动,促成10个央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74.93亿元,并持续跟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四是抓党纪学习教育之“常”。坚持科学谋划部署、精心组织推进,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五是求问题整改之“效”。全面完成省委巡视整改,对七届区委第六轮巡察反馈及审计“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应改尽改,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整改成效。六是筑拒腐防变之“基”。常态化开展机关党性教育、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国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探索国企廉洁合规建设新路径。

  (二)加力提效精准施策,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坚持统筹规划,加大开源节流,推进降本增效,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9.31亿元,较2023年下降6.85%,主要是税收收入受政策影响不及预期;支出完成445.09亿元,下降1.89%。我局多措并举,确保全年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千方百计挖潜增收。强化资金统筹,争取再融资16亿元,用于重大建设和重点产业项目。二是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全年新增专项债券73.15亿元、争取结存债券3亿元,均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助力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及配套资金5.25亿元,锚定“两重”“两新”,充分释放消费增长潜力。三是加快布局引导基金。成功推动百亿级平安基金落户龙岗、设立深圳市首支区级人工智能母基金,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四是积极开展资产盘活。积极谋划政府低效资产市场化盘活路径,更好发挥资产效益。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领域保障扎实有效

  一是大力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动能。保障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固“中国工业第一区”发展根基。二是持续助力“民生七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全年九大类民生支出完成367.85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八成。三是高标准推进区委交办事项。推动区属国企结合自身定位及资源禀赋积极参与“四有”重大项目,彰显新担当新作为。四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安排海丰、龙门、惠东三地“百千万工程”帮扶资金1.5亿元,拓展产业协作深度。五是高效落实招商稳商优商“一号工程”。推动领德创总部项目等62个项目落户我区,总投资达174亿元,区属国企招商任务完成率达248%;打造高端服务业标杆,成功引进全国百强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在龙岗设立分支机构。六是坚持习惯过“紧日子”。精打细算,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把好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关口。

  (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运营迈向更高水平

  区委、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区国资国企工作专班,高位高效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一是立大志向,推动战略性重组。以服务区委最大战略落地为导向,重新界定明确区属国企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建设及产业投融资板块,做专做精产业运营、文化等板块。积极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区数据公司,打造算力供给、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平台。二是放大格局,主动融入全区大局。围绕目标定位、突出战略引领,降低区属国企经济指标考核权重,突出强化功能性导向考核,构建适配国企战略发展需要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为国企“减负”“松绑”,鼓励和激励国企算大账,做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激励引导区属国企转变产业园区运营理念,深度参与产业空间保障,加大招商稳商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国有金融企业信贷投放规模达90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近1000家。三是做大规模,加大投融资力度。完成重大产业项目并购,国企营收规模实现倍增,开启增长“第二曲线”。持续推进国企存量资产盘活,通过资产处置、股权转让、基金回款等方式年度回流资金5.2亿元。用好区属国企信用评级,发行公司债融资8.8亿元,利率低至1.82%。建立国企投融资项目清单,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0个、投融资金额186亿元。

  (五)创新优化治理体系,财政国资集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一是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清理不规范奖补、财政返还政策,加快推进“补改投”;在全市率先建立采购代理机构风控管理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我局牵头的“促进市场竞争(政府采购)”考核得分第一。二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医疗卫生财政补助政策从“数量”转向“质量”,探索完善政府和公立医院合理分担机制,逐步降低财政投入比重,腾挪财力空间。三是与时俱进健全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修订完善区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探索拓展投资模式、完善退出机制、健全绩效评价;修订完善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实施细则,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制定出台区属国企内部审计指导意见,构建完善国企内部监督机制。四是全面深化集体经济监管。出台《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区股份合作公司产权交易行为。在全区开展社区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重大问题线索并移交区纪委监委。加强数字赋能,优化智慧“三资”监管服务体系。五是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无纸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协同效能。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做好财政国资集资工作的信心。锤炼“事交我办无问题”的优良作风,开拓进取、实干担当,确保区委重大部署、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为奋力打造让龙岗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守正创新,开创财政治理新局面

  大力推进科学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明纪律强化保障,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以有效监管保障财政治理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二)多元融资,撬动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强财政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用足用好国家增量政策,储备专项债券项目超1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46亿元。增强区属国企产业投融资功能,力争融资规模超240亿元。坚持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引导股份合作公司更多参与全区经济发展大局。

  (三)整合重组,激发国企改革新活力

  强化国企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使命担当,引进不少于3家国高及专精特新企业。加强董事会专业化建设,推动资源、资产向优势企业及核心战略业务板块集中。

  (四)基金赋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优化区引导基金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引领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形成功能定位差异化、投资领域精细化、企业生命周期全覆盖的子基金“投资矩阵”。

  (五)党建领航,展现担当作为新气象

  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的政治定位,坚持党对财政国资集资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以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严管厚爱,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