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党建引领、立足本职、做精主业”的思路,大力推动区属国企、集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抓好党建工作,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以改设区国资局党组为党组性质党委为重要契机,从思想政治建设、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履行社会责任五方面推动各级党组织规范运行,实现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2022年,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445次,推动69个党支部集中换届,完成304项问题整改,培树6个“五星级党支部”,打造3个“党员工匠工作室”,实现国企“党建入章”全覆盖,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组建青年干部“雏鹰”队伍,累计下沉42,252人次支援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二)纵深推进重点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印发区五大直管企业战略定位分工及主业方向文件,制定国资国企“十四五”改革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企业经营效益提升清单,促进区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履职尽责、做大做强。率先构建员工薪酬总额与经营利润量化联动机制、领导人员薪酬总额与超额利润挂钩机制,2022年首先实施下达全区国企经营利润目标26,522万元,较企业申报数核增7065万元。完成区属国企内部同质同类企业重组整合及领导职数核定,将区投控、城投、产服集团二级企业管理主体整合为21家、压减率达38%,核定企业中层职数243个、压减率达12%。稳步提升经营效益,加大“两资两非”清理盘活力度,盘活4.2亿元国有资产,清算注销6家僵尸企业。
(三)规范国企内部治理,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印发《龙岗区区属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议事清单》和《龙岗区国资局监管国企权责清单》中涉及投资、产权、资源型租赁等关键领域方面9个配套制度,确保授权放权接得住、行得稳。围绕民生公共服务业务倾斜、市场化业务拓展等重点领域,制定支持区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意见,形成清单化、项目化落实机制。印发《龙岗区区属国有企业外派监督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发挥外部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瘦身健体”。高效组织完成企业2021年度考核结果认定并下达2022年考核目标,完成区属国企净利润预算7.3亿元以及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资产处置回流现金4.2亿元等重点共性目标任务。
(四)优化监管服务效能,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速。组织139家股份合作公司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强配齐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班子。牵头修订《龙岗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用地开发和交易监管实施细则》,开展集体资产管理政策制度梳理,为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印发《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议事规则(精简版V1.0)》,选取16家公司为试点深入推进实施议事规则,打造议事规范化、标准化样板。优化综合监管服务系统(一期)推广运用,大力推进系统(二期)开发建设,累计公开“三资”信息1,458,473条,与22家银行实现银企互联,对股份公司银行账户进行集中管理。建立集体用地开发和交易项目及投资构建、设立基金等非他非土地开发类重大项目工作台账,推动逐步消化“低价长租”问题以及完成2个项目专项规划、7个项目立项,引导股份公司盘活2.56亿元存量资金参与投资建设。
(五)围绕中心工作,兜底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高效组织完成物业租金减免工作,指导推出涵盖融资贷款、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的“惠企十条”纾困措施,2022年组织区属国企及集体企业减免租金近3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8000家;为1972家(次)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155.81亿元。加强引导基金辐射,截至目前引导基金实际出资子基金累计21支,吸引带动总规模约265亿元基金落户龙岗,杠杆放大比例达1:7.96。加快推动区属国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目前在建项目7个,提供产业空间145万㎡。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改革航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国有(集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龙岗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全面建立、常态化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首要任务”“第一议题”制度,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开展新一轮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全覆盖集中摸排,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不到位、党建与生产经营活动两张皮、基层党组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度建设缺失等突出问题进行销号整改,完成区属国企23个待提升党支部全部提质晋级,同步打造10个“五星级党支部”。指导区属国企动态调整党委决定事项清单和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管理事项清单,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促进企业在民生保障、园区运营、金融惠企、文化惠民等领域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要素流动,切实将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在产业空间及资金供给上展现新作为。加强重大产业空间载体投资建设运营,推动项目“建成运营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提速建成一批”,力争提供产业空间70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少于20亿元。立足区属国企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在提升国企经营收益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上缴利润、盘活资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方式筹集企业资本金。持续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资本撬动、放大和配置效能,争取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落户我区,产业园区基金实现突破。加大区属国企应急储备用房建设运营管理及物资储备、车辆人员安保的保障力度,推动国企以“经营城市”理念参与医养康养、城市管家等服务,加强粮食储备轮换,加大小贷、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大力激发市场活力。
(三)坚持深化改革,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围绕集团战略定位及主业发展,深化二级企业资源重组整合,推动二级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企业薪酬激励改革,在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的总体框架下,组织各企业将内部薪酬激励从集团向二级企业穿透落实,保存量促增量,确保国企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推动企业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厘顺党的领导和董事会的权责边界,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直管企业外部监督力量建设新模式,切实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效能。深化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国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深化落实党组织“头雁”工程和“雏鹰”培育计划,加大国企领导人员市场化选聘力度,持续开展国企“稳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强化国资国企建设人才支撑。
(四)坚持转型发展,在助力集体企业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以强化股份公司内部控制为着力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依托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开展日常办公、经济业务和民主决策,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监督;以推进股份公司规范运作为突破口,深化议事规则规范和提升试点工作,辐射提升公司治理决策水平。研究搭建优质项目投资平台,积极与市、区国企探索建立协同发展模式,推动股份公司利用闲置资金参与创新投资、实业投资、入股优质企业或金融机构、集体用地开发等,释放集体沉淀资金效益。全面梳理统计低效物业、新型产业用房,及时清理违规“二房东”,结合重点产业项目需求,指导股份公司选取2-3个工业产业园区作为试点,通过自主投资、与国企或优质民企合作等方式开展综合整治或升级改造,提升产业用房使用效益,促使低效物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