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流程框架,强化“三大管控”,助力高品质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建设

发布时间: 2019-12-27 来源: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据统计,目前龙岗区已批城市更新单元中,共规划28个体育活动场地,单个活动场地平均大小为1825平方米。预计到2025年,龙岗区还需增加至少36处社区级体育活动场地,而城市更新将成为建设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主要力量。

  但是在推进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一是体育活动场地使用率不高、指引不足、开放性差;二是部分设施建设水平较差,建设质量有待加强;三是开发物业管理缺位,后期维护水平参差不齐等。

  针对以上问题,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将继续加强规划引领作用,搭建全流程框架,将开放、安全、标准化作为基本导向,保障城市更新项目体育活动场地从规划、建设至使用管理规范高效。

  一、强化项目“源头”管控。在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改变以往“模糊地带”做法,明确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规模、位置、设施类型、布局等规划条件。同时加强区域统筹,进行差异化配置,依据深标,结合社区特色及特征人群需求,给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类型配置标准,减少重复类型的体育设施,保障15分钟生活圈内体育活动设施的丰富多元。

  二、强化项目“过程”管控。在实施主体确认阶段,通过签订《项目实施监管协议》,明确更新项目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监管主体,以及各主体对应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保证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后续清洁、灯光、治安、水电、基本安全保险及社区集会活动协商等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落实关于体育活动场地的规划管控要求;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约定土地权利人对体育活动场地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三、强化项目“尾端”管控。在建筑设计管理阶段,要求对设计图纸规范表达,对体育活动场地的标识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建设并公布,按标准对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工程和主体建设工程进行同步验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要求附图和附件须包括规范的体育活动场地设计图纸,以方便核验与统计;在规划验收阶段,通过规划审批成果及《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对体育活动场地的规模、位置、各活动场地尺寸、器材配备及体育活动场地配建的标识系统、灯光系统、无障碍通道等进行规划验收;在预售阶段,采取责任公示措施,后期建立明确有效的场地监管系统,确保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公共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下,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将把增配高标准、高品质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作为工作目标之一,为建设民生幸福标杆贡献“更新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