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应党而生、伴党而行、为党而兴。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征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春风到走进新时代,保密工作与党的事业相生相伴,共同迈向壮阔新征程......
一、南湖红船——风云激荡的历史新篇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
党的保密工作自我党成立前就开始了。1969年,毛泽东在回顾建党初期的往事时说:“‘一大’是在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召开的。”但其实,党的“一大”会址最初并不在此,而是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当时,会议通知是以隐语方式发出的,大致内容为:“在放暑假之际,拟由某教授主持召开教育学术研讨会,敬请贵校派两名代表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来上海法租界蒲柏路女子学校报到。”毛泽东、陈潭秋等数位代表接到通知后,于1921年7月前抵达了学校。考虑到当时正值暑假,学校的师生都已经放假了,陌生人进出学校必然引起敌人的注意,不利于保密。于是李达、李汉俊决定转移会场,他们选定的第二个会场就是李书城的公馆。
会议进行到第7天晚上,正当中共“一大”代表开始在李公馆举行第六次(闭幕)会议时,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场,随后匆匆离去。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敏感地意识到有问题,于是建议立即休会转移。会议被迫中止,代表们迅速离开会场。果然,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返回包围了会场。当法国巡捕扑进会场时,只有李汉俊和陈公博在悠闲自在地抽烟聊天。巡警搜查仅发现一页用中外文交替书写并参杂一些无法读懂的隐语文字,以为是一张废纸,并未引起注意。后来,“一大”代表们安全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以游玩为掩护,继续开会直至胜利结束。据与会代表回忆说,那张用“中外文和隐语交替书写”记录的“废纸”,是讨论《党纲》的记录。
党的“一大”会议三次转移会场体现了党对保密工作的重视。会议通过的党的纲领中有着这样的明确规定:“在党处在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保密工作从建党伊始就关乎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
二、会议之都——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虽然城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遵义之所以成为无数国人向往的圣地,是因为中共中央于长征途中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而红军之所以选定遵义作为会议地点,这与成功的保密工作有着密切关系。
为确保长征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对保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先后下发20余份文件,进行深入动员,提出保密的具体要求,使保守秘密成为了每个干部战士的自觉行动。如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保守党内秘密条例》规定,“不得随便议论党政军机密,不准小广播”“任何人不得泄露关于红军的人数、驻地、组织、武器等”,一旦泄露,不论什么人,都要受到党纪的严厉制裁。这些措施对于保证长征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后,为了迅速夺取黔北重镇——遵义城,总参谋长刘伯承亲率红1军团第2师第6团向遵义兼程疾进。途中,刘伯承嘱咐红6团政委王集成:“离遵义30公里,有个小镇叫深溪水,驻有黔军1个营。你们的任务是斩断敌人的触角,还不要让他知道。”接着,他强调:“要秘密,要迅速,要全歼,不许有一个漏网,否则给遵义守敌通了消息,就会增加我们攻城的困难。”由于行动迅速、秘密,红军立即突入镇内,干净利落地将敌人全部俘获。随后,顺利袭占了遵义城。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会议在红军总部驻地—原黔军二十五师师长柏辉章的公馆举行。为使会议顺利召开,中央对保密工作做了精心安排,会议一共开了三天,每天都是晚上进行,凌晨结束。正是由于保密工作做得成功,蒋介石在20天后才得到会议消息,急令全军“务加小心”,而这时红军已跳出重重包围,走上胜利之路。由于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不仅在遵义本地没有知情人,会议的有限记录也在部队长年累月的南征北战中失落了。直到1958年11月,遵义会议的会址才最终确认下来。
三、开国大典——扣人心弦的缜密安排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牢记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按动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上新中国的天空,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开国大典,这个消息之前一直是绝密,直到典礼开始前当天早上10点,才由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出公告。这一考虑,是因为敌机长途奔袭,大多上午行动,下午一般不出动,对于夜航能力差的B-24,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空袭的难度。
为确保安全,朱德、聂荣臻还决定,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飞机,有4架飞机带弹接受检阅,一旦敌机来袭就立即拦击。这是世界阅兵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绝密行动之杀手锏方案。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在天安门城楼下的后方空地,即端门前西侧广场设一射击点,用汽车和木板围起来做伪装,放置4门高射炮,以防万一。杨成武称之为“开国大典对空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抗美援朝——以战止战的英雄壮举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面对装备先进的美军,中朝军民同仇敌忾,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其他领导连日研究朝鲜局势。在正式作出出兵的决策前,毛泽东指令“不要向任何方面表示我军有出国的意图”,保密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出兵之初,毛泽东又指示国内报纸广播不要发布任何战争情况,“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作任何公开宣传”。到了1950年10月,志愿军大军出动时,“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
为了严格保密并迷惑美军,赴朝首战后,11月2日,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中央广播电台第一次报道了中国军队在朝鲜参战的消息,内容却是志愿军在保护鸭绿江边的中国水力发电地区。收到这份“情报”,美国远东司令部情报部部长威洛比长呼了一口气,放松了警惕。实际上,此时志愿军第一批部队共计25万人已经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秘密奔赴前线,第二批13万人也正日夜行军奔赴朝鲜战场。
越过边境前,志愿军都要改装、换枪,穿上朝鲜人民军的衣服,“所有的解放军一切标记都不能带”。开赴朝鲜初期,志愿军放弃了部分重型装备,避开主要道路,选择在夜间从偏僻的小路行军,连手电筒都禁止开。不仅规定不许大声说话,甚至戴眼镜的要摘下来,因为怕眼镜反光被飞机看见……志愿军通信部队还广泛使用暗语代号,并在实践中通过明密结合来使用。这些通信暗语密码,在战斗开始前3天由师下发至部队,避免过早下发泄密、过晚下发记不熟等问题。同时,志愿军内部开展起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各级党委采取报告会、座谈会、文娱活动、实例教育等多种形式,强调保守军事秘密的重要意义。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时,认真清理文件刊物,没有遗留秘密的片纸只字,特别是在与当地群众联欢交流、签名留念时,也没有泄露任何军事秘密。
五、两弹一星——隐姓埋名的国之重器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万众瞩目下,89岁的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这般“抛头露面”,于敏一生也就两次。第一次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这也是于敏第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距离他1988年被解密已经过去了11年。
作为核物理学家,保密不是于敏工作的重头戏,却与他有着难解之缘。在1988年以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保密的。30余载,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隐身在帷幕后,默默地为中国铸造国防基石。1988年解禁后,于敏才逐渐为外界所知。
当年,于敏带领科技人员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非常兴奋:“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与在北京的邓稼先通电话。为了保密,于敏用只有他们之间才懂的暗语,报告这个惊人的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当于敏长期带领科研人员将“草稿纸铺满戈壁滩”时,街邻四坊对他的去向窃窃私语,孩子们哭闹要爸爸,妻子孙玉芹都只能把委屈默默藏在心里,坚强扛起家里的一片天。还是到后来得知于敏所做的贡献后,妻子孙玉芹方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六、仰天参北斗——突破封锁的自主创新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卫星导航定位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美国的GPS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系统。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装有GPS的精确打击武器首次大规模使用,作战效能令全球震惊。对于我国来说,在武器装备上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其保密性能、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都需要综合考量。从国防安全的角度出发,军事装备的核心技术势必不能建立在外国的导航定位系统之上,这既不利于军事秘密的保护,也存在非常时期受制于人的重大隐患。
1993年7月23日,美国指控中国从事正常贸易的“银河”号货轮载有化学武器原料,要求接受美方登船检查,遭到我方拒绝后便切断了附近海域的GPS信号,没有导航定位的货船在印度洋独自漂流33天后被迫接受无理盘查。船舵在手、方向却掌握在别人手中的苦涩滋味郁积在那代国人的心头,就在“银河”号事件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启动北斗一号工程,突破技术封锁、独立自主创新成了唯一的选择。
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1994年启动。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相较于GPS,北斗系统在抗遮挡能力和低纬度地区覆盖精度等方面具有更佳表现,同时由于使用三频信号,拥有更为稳定的通信水平,最重要的是,北斗系统全部基于国产芯片建造,数据通信具有高度安全的加密形式,能够有力确保数据安全。曾经,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人在夜空中最可靠的“导航”;今天,北斗系统用科技和实力向历史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七、香江热潮——挺立潮头的大国威仪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辽宁号航空母舰编队访港。这是辽宁舰首次对中国公民开放,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爱护及支持,寓意着中华民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辽宁舰一经泊岸,立即引发香江热潮。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派发的2000张辽宁舰参观券,吸引了大批香港市民通宵排队,所有参观券3小时内便立即派完。为了时刻保密,领券采用实名制,登舰参观时,还须通过身份认证及安检,切实保障了落实到人,不会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参观者不能携带摄影摄像器材、食品饮料、危险品等,登舰后不能使用任何设备拍照或摄像。除军队随舰记者外,活动不对媒体开放,驻军将统一提供资料。同时,根据要求,参观范围是辽宁舰指定区域及战斗机、直升机等舰载武器,战舰的核心所在——作战指挥室并不在对外开放的范围中,这也符合国际惯例。在美国,对外开放参观的都是退役航母,美国公众想参观现役航母基本不可能。美军还规定,所有官方发布的现役航母作战指挥室内部照片都需要经过模糊处理,防止泄密。
登上航母的香港市民们纷纷在甲板上玩起了模仿秀,摆起了一种叫作“航母Style”的造型。当歼-15战机起飞指令“航母Style”在辽宁舰访港期间刷屏之时,人们也愈发怀念生为战机、死为战机的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也将生命的最后时光永远留在了辽宁舰上。在各种场合,罗阳经常强调,“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是军工企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这不是空谈,而是一句实在话。他知道,保密与效率在工作层面虽有矛盾,但在战略层面是高度统一的。在军工领域,保密是命门,如果做不好,再大的投入都可能为零。
国有重器,以命铸之;国有远梦,世代继之。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
八、铭记誓词——保守党的秘密
保守党的秘密,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它伴随着党的成立而产生,伴随着党的事业而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次对保守党的秘密作出明确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在次年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党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再次规定:凡“泄漏本党秘密”的党员,“地方执行委员会必须开除之”。
为提高全党保密意识,1927年8月7日,党中央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通过的《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指出,党在工作中还存在“对于党的秘密工作尤不懂得需要经常地有系统的注意”的缺点,“致常常因一隅之事失败影响到整个党的安全与发展”,因此,“党应严重注意秘密工作”。
1939年1月25日,陈云撰写了《发展党员问题》的讲话提纲,论述了党员入党誓词,其中第三条是“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第六条是“保守党的秘密”。此后,以这一讲话提纲为蓝本,中央组织部颁布了抗日战争时期标准的入党誓词。随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入党誓词的诞生,保守党的秘密成为党的铁的纪律,延续至今。
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曾对入党宣誓词进行两次微调,但保守党的秘密都具有重要地位。以入党宣誓的方式为起点,保守党的秘密逐渐融入到党员的血液之中,成为党员进行工作的基本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二大对入党宣誓词作了修改,并首次把包含保守党的秘密的入党誓词写进了党章。至今,保密依然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921—2022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发生了史诗般的变化。101年前,嘉兴南湖上的热血青年,划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船。101年来,百年大党初心永驻,引领千秋伟业的壮阔航程奋勇向前。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这是毛主席为保密工作所提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如“特别要严守党的秘密,做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规矩硬如铁,守密重如山”。
历史烛照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奋斗历程艰苦卓绝、气势恢宏,党的保密工作也必然会凝练出独特、深厚的优良传统。让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保密精神,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凝心聚力,共同庆祝党的101周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