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御城豪园居民已习惯垃圾分类投放
将废旧织物进行加工再制造
8月29日,龙岗区委书记张勇率队调研建筑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强调龙岗要有大区担当,要在城市的精细管理上下更多工夫,通过细致的管理把龙岗建设得更加美丽。“龙岗要向现代化城区迈进,就必须在城市的精细管理上下更多工夫,龙岗有条件也有能力将其做好。”张勇强调,龙岗要在建筑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上有大区担当,在规划上做好工作,通过细致的管理把龙岗建设得更加美丽。
8月26日,龙岗区区长戴斌率队调研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在参观了信义御城豪园小区后对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垃圾分类减量是城区文明的体现,要建立起奖惩机制,激发物业管理公司的热情,切实发挥其垃圾分类减量主体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共治的局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要持之以恒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做出龙岗的特色。
据了解,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上,龙岗全区已初步建立涵盖有害垃圾、废旧织物等八大分流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利用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可持续化,实现了全区所有垃圾均由龙岗区自行处理的目标。分类设施、指引实现花园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依托物业公司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等四大措施助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龙岗区源头减量生活垃圾达14.634万吨,占全市减量总数的20.2%,2017年年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针对垃圾减量分类处置工作,张勇指出,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和加强源头分类上下更多工夫;要在全区11个街道开展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工作,形成竞争机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力争明年在垃圾精细化减量和分类处置上有新突破;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置经验,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深做细。
树典型
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模式
垃圾分类已成为居民日常
每天早晨上班,住在信义御城豪园的刘小姐就顺带把家中的两袋垃圾带着,投入所在楼栋架空层的分类垃圾桶。刘小姐家的日常垃圾一般分成厨卫垃圾和玻璃、塑料、纸类等两大块,前一天晚上她会把它们分开袋子装好,早上上班前投入分类的垃圾桶。每天晚上,出门跳广场舞的张大妈会把家里一天的厨卫垃圾带着放进垃圾桶,其他垃圾则会等汇集到一定时候带到分类垃圾桶投放。和刘小姐、张大妈一样,住在信义御城豪园的许多居民经过近几个月的宣传和磨合,对垃圾分类投放“习惯成自然”了。一个把酒瓶投入蓝色玻璃类垃圾桶的市民这样说:“以前所有的垃圾都放在一起扔了。现在会有分开的意识,这样能够物尽其用,减少污染,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对我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不难!”
据了解,信义御城豪园小区位于横岗街道,共有8栋17座28—32层高住宅,住户3250户,约13000人。该小区作为辖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通过组建楼栋管家、垃圾分类督导员、垃圾分类志愿者“三合一”服务队伍,走家串户、定点指导,多方位、立体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今年5月开始,横岗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以信义御城豪园小区为试点,集中力量打造垃圾分类精品优秀小区,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自开展垃圾分类精品优秀小区创建3个月以来,居民知晓率已达到95%,参与率从原来的11%迅速增长到了62%,准确率从6月份的45%增长到7月份的67%,回收率达到98%,可回收物回收量从6月份的3450kg增长到7月份的5376kg,增长55.8%,达到垃圾分类减量的创建成效。7月24日,深圳市城管局局长王国宾率队到横岗调研,对信义御城豪园物业管理模式和居民自治模式等创新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值得在全市推广。
据龙岗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信义御城豪园的垃圾分类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初见成效,主要得益于物业公司的积极参与配合。小区在文化长廊、宣传栏、公告栏等载体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投放方法,在每个楼栋大堂、电梯或楼梯出入口张贴《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营造了宣传声势,形成大众参与的大氛围。通过和周边学校、幼儿园互动机制,组织开展“精品优秀小区进学校、幼儿园宣传”和“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进精品优秀小区”等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发动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小区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退休党员干部、义工、社工结合起来,组建成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分配到17个单元,协助楼栋管家开展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并通过他们身体力行带动和影响邻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微课堂”,对小区物管、环卫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打造专业分类服务队伍。此外,他们还首创垃圾分类“管家”服务新模式,楼栋管家、义工和物业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指导,“一对一”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耐心解答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分类不配合、投放不正确的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努力带动身边的人。小区每个分类投放点配置1名督导员,在早晚高峰时间(早上7:00—9:00、晚上19:00—21:00)集中开展蹲点督导,劝导居民对混装垃圾进行分类,并示范如何投放,有效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
讲方法
四大督导模式齐头并进
助力打造优秀精品小区
目前,龙岗区已在所有花园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设置了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玻金塑纸(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废旧织物分类收集容器,并设置了大件垃圾(年花年桔)暂存点,并正向城中村、公共场所逐步推广。在每个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大堂、楼道电梯口、宣传栏等张贴专门的分类投放指引,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有了横岗信义御城豪园这个发光点,龙岗区以垃圾分类优秀精品小区创建为抓手,采用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形式,开展了四种督导模式持续助力推进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切实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力度。这些模式相互作用,让龙岗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全面而深入地展开中,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和认可度。
党员示范模式
依托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先锋示范督导模式。通过发动城管局、街道办及社区党群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在小区宣传分类知识。
宝龙街道党员自发进小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
“双工”督导模式
建立义工督导和社工宣传队伍,通过“双工”模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其中,龙岗区优秀精品小区每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均派有义工进行现场定时定点督导,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并以身作则对未正确投放的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充分发挥社工的宣传引导作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管理处等对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培训,主动向居民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呼吁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社区自治模式
充分发动社区老年人和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组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服务队伍,协助物业、义工、社工开展分类宣传服务。通过热心居民讲解、参与并督导小区垃圾分类,带动其他居民进行分类,形成辐射效应。
物业管家模式
落实物业管理责任,以物业为主导开展小区垃圾分类。横岗信义御城豪园就是这个模式的代表。在每栋楼宇设立不少于1名物业专管员“一对一”上门入户指导,做好垃圾分类宣传、组织、监督、检查及信息报送工作;在物业公众号、业主群等发布小区垃圾分类最新动态,并在楼层张贴分类指引,引导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物业居民垃圾分类互动群,打通物业与居民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物业垃圾分类服务质量。
看全面
八大分流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所有垃圾区内处理成“闭环”
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除了“前端”市民自身参与和看得见的部分,在“后端”和“终端”市民看不见的部分,龙岗区一以贯之,目前已建立并完善了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八大收运处理体系,使全区生活垃圾有效减量分流,企业对再生资源利用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可持续化,有效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具体包括:
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
目前,龙岗区已设置了2435个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回收网点,实现了辖区所有花园小区、有物业管理的城中村、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全覆盖。这些有害垃圾由专业收运企业上门回收,并统一送至红花岭环境园区集中转运点暂存,暂存一定量后送至相关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上半年,全区共收集处理有害垃圾15.33吨。
废旧织物加工再制造
龙岗在11个街道花园小区和部分城中村设置了712个废旧织物(衣物、床上用品、背包、毛巾、桌布等)回收点,委托三家环保公司由专人专车负责收运工作。回收的废旧衣物通过再加工再制造,做成手套、拖把、书包等重新投放市场。上半年,龙岗区共处理各类废旧织物346.99吨。
年花年桔或复种或作绿化垃圾处理
每年春节过后,大批年花年桔的清理在龙岗已经程序化运作:所有的花园小区和部分城中村设置了年花年桔回收点,由各街道委托辖区绿化管养公司进行专项回收处理。回收后的年花年桔按照花、盆、土“三分离”原则,将有价值的年花年桔进行回植复种,无价值的年花年桔作为绿化垃圾处理,并将花盆和泥土分类后重新利用。上半年,龙岗区共回收年花年桔21.25万盆,复种年花年桔1.33万株,回收花盆8万个,支架4.8万个,泥土431.39吨,共减量460.419吨。
大件垃圾拆解成原料
龙岗区不断探索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现已建设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郁南环境园等四个大件垃圾处理点,将大件垃圾收运处理范围覆盖449个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和城中村。所有的花园小区和有物业管理的城中村都设置了大件垃圾收集点,专门处置沙发、衣柜、桌椅等重量超过5公斤或体积超过0.2立方米或长度超过1米且整体性强需要拆解后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由专门的企业负责大件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其中,园山大件垃圾处理点占地7000平方米,最大处理能力达150吨/日,处理规模目前全市最大。
回收后大件垃圾通过人工拆解,细分成木材、海绵、白棉、金属、棕、玻璃、塑胶、纸和布等可回收利用产品,分别出售给下游企业作原料,重新投放市场。整个处理流程无污染、噪声低,资源化利用率超达87%。上半年,龙岗共处理大件垃圾4.61万吨,日处理254.58吨,处理量位居全市第一,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7%。
果蔬垃圾纳入餐厨垃圾体系
龙岗区在全区农贸市场、农批市场逐步铺开果蔬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目前市场覆盖率达70%。市场将分类好的果蔬垃圾集中收集暂存后,由朗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纳入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进行统一收运处理。上半年,龙岗区共处理果蔬垃圾1.16万吨,处理量位居全市第一。
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现在在龙岗,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辖区大、中型企业,以及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酒店、餐馆都纳入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由特许经营单位深圳市朗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专业收运队伍进行统一收运处理,并通过宣传引导、强化执法、规范管理等方式保障收运率。
回收的餐厨垃圾经过厌氧发酵等工艺,制成沼气、生物柴油和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龙岗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是全市建成最早、管理最规范、处理工艺最优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上半年,共处理餐厨垃圾2.36万吨,处理量位居全市前列。
绿化垃圾堆肥或制成燃烧颗粒
绿化垃圾包括市政道路、住宅小区、公园等产生的园林落叶和修剪枝叶等,龙岗在全区已建立了9个绿化垃圾处理点(平湖、吉华、坂田、南湾、横岗、园山、龙岗、宝龙、坪地街道),由各街道绿化管养企业将辖区市政道路、住宅小区、公园的绿化垃圾收集后运送至处理点进行破碎后,堆肥或制成燃烧颗粒。上半年,全区共处理绿化垃圾9763.2吨。
玻金塑纸循环利用
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等可回收物,龙岗在所有花园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城中村设置了玻金塑纸分类收集容器,并委托专业企业负责全区的玻金塑纸收运工作;同时,推进与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回收的玻金塑纸按照不同类型分类后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进行资源化处理,确保循环利用。上半年,全区共处理玻金塑纸等可回收物81.4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