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龄残疾青年社区融合项目二期研讨会”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召开。龙岗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陈汝婷,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秦涛、学生发展部主任王瑛、职业教育教学二部主任邓景秀,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李泽红以及布吉、龙城试点街道相关负责人等15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首期项目成果总结、二期深化方向及长效融合机制展开研讨,聚焦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大龄残疾青年社会角色转型,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社区融合实践模式。
会议先由职业教育教学二部主任邓景秀带领参会人员系统回顾首期项目成效。她表示,项目秉持“提升自我价值、赋能社会参与”的核心理念,精心托举家-校-社融合课程体系,通过基础、适应、职业素养、实践四大课程模块,为学员开展整理收纳技能培训。同时以龙城、布吉街道为试点,整合职康中心、公共空间等资源,为大龄残疾青年提供从技能习得到价值输出的系统性路径。实践表明以生活需求为导向、以能力重塑为支点的融合模式,能够有效激活大龄残疾青年的社会参与潜能,为构建包容性社会生态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职教二部教研组长魏敏针对项目二期深化方向进行阐述,重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续延整理收纳技能指导课程的同时增添艺术养育课,打造特色化职业赋能课程体系,以“文物光影”“戏剧社团”为载体,开展新的艺术领域课程,实现审美培育与心灵滋养双效提升;二是大力推进转型工作,家里“就业直通车+职前衔接营”机制。首批优秀学员代表已通过重点企业岗位考核进入带薪实训阶段,由就业服务专班、特教专家组建的成长导师团实施全流程跟踪指导;同时将试点职康作为转型实践基地,组织应届毕业生开展环境适应、岗位认知等沉浸式体验,构建“技能储备—岗位匹配—社会融入”成长闭环。
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李泽红结合多年助残实践提出:期望通过政府搭台、社会组织穿针引线、联动家爱心企业、基金会和社区志愿团队,将碎片化资源转化为系统化服务网络,打造公益生态圈,此举旨在托举大龄残疾青年,帮助他们从“受益者”转变为“创造者”,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关爱,实现生命价值。
随后龙岗区服务中心陈主任在会上说道:看到大龄残疾青年社区融合项目在短时间中,取得如此成效,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欣慰,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动力继续前行。龙岗区残联也将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引导参与的作用,始终扛牢资源整合者、需求对接者的责任,以“不计投入、不遗余力”的担当积极推进大龄残疾青年社区融合项目的建设,最后,她以“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寄语项目发展:“这条路或许道阻且长,但只要我们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温暖传递温暖,就定能让更多孩子走出方寸之家、拥抱广阔天地,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融合的最终目标。
最后,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秦涛进行总结发言,项目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在座各位给予我们很多的支持、关爱与关注,才让我们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大龄残疾青年社会融合需实现从“保障生存”向“激活价值”的战略跃升,相信接下来以推进项目二期为契机,深化“政社校企”联动机制,将会为更多大龄残疾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次研讨会凝聚多方智慧,为大龄残疾青年社区融合二期项目的深化实施明确了方向。二期项目需立足首期经验,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深化“转衔服务”机制建设,聚焦残疾青年从校园到社区、从受助到就业的关键过渡期,构建“能力评估—生涯规划—社会适应”全链条支持网络,托举大龄残疾青年在社会参与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湾区发展中贡献独特力量,共同书写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