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堂社区以村史广场为载体,文化交融筑起居民亲密往来的桥梁,对马安堂社区的人文历史、美食文化、文化“匠人”方面深挖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活动,推动社区共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让居民感受到浓浓的邻里情。
挖掘历史赓续文化根脉。为让更多青年能够“记住乡愁”,激发青年对家乡的文化认同,社区联合辖区三个股份合作公司通过实地走访收集村史资料,打造涵盖三个村的历史沿革、姓氏渊源、家风家训、乡贤名人板块的村史广场。定期组织居民参观,带领本地青年实地参访宗祠、禾塘光老屋村,与村里的长者们共忆往日岁月,推动居民们传承先辈初衷不改追求幸福的奋斗精神。村史广场也成为继黎氏、邹氏、刘氏三座祠堂,禾塘光老屋村、河背村牌坊、新围仔牌坊后马安堂本土文化新地标。
弘扬传统助力文化传承。社区通过举办邻里节、幸福生活集市,以美食为媒架起邻里交流的桥梁,让味蕾在舌尖起舞,糖醋里脊、芋头扣肉、潮州卤味等等。社区居民自己制作各自家乡的美食,分享自己做好的家乡菜肴,介绍着自己的家乡,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每到清明、冬至、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各类传统美食制作,例如居民们在党群服务中心包粽子、包饺子等活动,让陌生的邻里变得亲近。清明、冬至,新围仔村组织村民开展传统客家美食制作分享活动,教授社区居民制作鸡屎藤粄、萝卜粄、焖猪肉,一起在大榕树下品传统美食、聊家常、传家风,感受烟火气,传递邻里温暖。每年重阳祭祖活动,缅怀先祖,同时又能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本地村民、港澳同胞及居民代表共聚盆菜宴,共叙亲情乡谊。
友邻学堂推动文化共融。社区通过整合资源共享,推动传统文化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文会友,打造熟人社区;社区通过组建书画兴趣小组发掘8名有不同才能的书画教师,成立“书画教师能人营”,为书画兴趣小组的学员们开展国画、楷书、行书、隶书系列学习课程,让悠悠文墨贯古今;新入住恒大都会小区的多名书法老师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师资队伍,也增进了新小区居民融入社区;如罗玉莹、王开宇老师给夏令营的孩子们教授楷书、行书书法,丰富了社区孩童的业余活动;徐立、唐俊勤老师为老年朋友教授国画,居民们在挥墨泼毫间熟络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员们定期聚在一起议事,为社区建言献策,携手构建和谐社区。
接下来,社区党委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安堂本土文化,用人文关怀拉近居民距离,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