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是服务党员群众、促进基层治理的关键平台。近年来,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区以“党建引领、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服务共享”为目标,不断深化“空间有用、服务实用、群众爱用”的党群服务矩阵,努力打造“有意思”的党群服务中心,有效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人气指数”。
优化阵地布局,提升服务便捷,让群众“找得到”。四季花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近3500平方米,分布在小区内4个院落的架空层,结合开放室外场所和独立功能室,设有党员活动室、道德轩、妇儿之家等28处多功能室,提供32个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党委通过升级改造展示厅、图书驿站等功能区域,设立乐创空间、幸福加油站等,打造多元化“2.0版”党群服务中心。此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遵循“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理念,合理划分会议、活动、办公等功能区域,设置清晰的标识牌和导视牌,方便群众办事,成为展示党的形象的“美丽窗口”。
聚焦需求导向,拓展服务功能,让群众“愿意来”。党群服务中心的实用性至关重要。四季花城社区通过拓展服务功能,合理配置人员,强化动态维护,确保阵地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中心内部功能设计聚焦“全龄段”群体需求,搭建教育管理、文化供给、民意交流等内容于一体的立体社区空间,吸引党员、群众常来。为应对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新挑战,社区党委发起“纵横互助”计划,打造“一员多能、一岗多职”的综合管理队伍,整合社区工作者、社工、志愿者三支力量,融入社会组织等公益力量,提升党群服务水平。为解决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社区党委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工作者坐班值班、代办约办约谈、党员定岗定责、功能区使用规范等制度,并通过延时服务、居民小组党支部和社团分片包干管理功能室等方式,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使用效率。此外,还有近一半党群阵地采取全开放的模式,让居民享有更多自主管理和使用权。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服务品牌,让群众“还想来”。社区党委实施“双工联动”+社区“智库”专业化服务新模式,链接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区域化党建服务资源,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依托“社区邻里节”“便民服务日”等平台,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将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社区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发挥29个社区社团组织力量,创建社区人才库,开展便民暖心服务,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其中20年以上志愿服务品牌有合唱团、舞蹈队、便民服务队;10年以上志愿服务品牌有剪纸协会、花之爱妈妈义工队、奶奶厨房帮;新力军志愿服务品牌有红色普法宣传团、社区党委讲师团、巧手空间社、环保志愿服务队、家庭共育联盟会、焙乐妈妈团等,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在党群服务中心找到组织,发挥作用。2024年,各服务品牌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33场次,惠及4177人次,培育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82名、龙岗区“五星级党员志愿者”8名,构建起“30服务60,60服务80”的志愿服务良性生态圈。
此外,社区党委还针对不同年龄及类别的居民需求,提供一系列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措施。针对老年群体,打造“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保健康复、娱乐活动、长者食堂等服务,形成老年人“10分钟生活圈”。针对中青年群体,推出“创享未来”就业帮扶项目,开设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课程,助力青年就业。针对少年儿童,策划暑期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女性群体,开设瑜伽公益课、健身操等,孵化花城悦跑团,提升生活品质。在社区党委和居民的“双向奔赴”下,先后推动五和地铁施工善后修复、五和大道人行天桥等大型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形成“大家事大家议”的共识。
下一步,四季花城社区党委将持续深耕基层治理,创新落地“枫桥经验”,在阵地建设、功能布局、活动载体、精准服务等方面“内外兼修”,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文娱活动的共享点、社情民意的收集点、志愿活动的服务点以及解决急难愁盼的处置点,成为“听民意、解民困、暖民心”的“幸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