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坂田街道团工委、华为公司主办,坂田义工联、万科城青春家园、万科城社区服务中心承办的“中英文化交流会”成功举办。在青春家园多功能活动中心,十多名毕业于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的华为公司外籍志愿者与二十多名坂田义工以及社区居民就中外志愿服务的经历感受、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等话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中国的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孟之道,但是真正将其定义成志愿服务应该说是一个舶来品,时间并不算长。与英国等志愿服务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志愿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性和普及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交流会在3位外籍志愿者激情四溢的具有浓厚英伦风情的舞蹈中拉开序幕,随后大家分别用中英文分享了自身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和经历。中国志愿者主要强调“助人为善,为了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为社会贡献奉献一份力量”、“为了帮助与自己曾经经历相同困难或病患的人”等,而外籍志愿者除了“利他”的动机外,主要是“为了学习新事物、接受挑战、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受到朋友或家人的感染、宗教原因”等。
在志愿服务岗位方面,目前中国志愿服务岗位比较贫乏,不够丰富和生动,对志愿者的吸引力不够。“比如有很多志愿者经常连续几年,每个星期都去站马路做交通劝导,但是作为一个志愿者来说,或者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他也想迎接更多有挑战的工作,他在尽自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想做另外一个项目的志愿服务,这样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而我们在这方面比较弱一点”,坂田义工董春杏说。而在国外,组织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会有很多,服务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包括义工旅行、街头动员募捐与义卖、给无家可归的人送餐、环境动物保护倡导等。
虽然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尚处发展阶段,但英籍志愿者Greg Clark表示“中国奥运会、世博会的志愿者队伍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服务给我和我的朋友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交流会现场因为有中英文两种语言,虽然交谈时需要不断切换中英文,但大家都很珍惜这一次宝贵的中外交流机会,耐心重复的表达与澄清,现场交流气氛轻松融洽。坂田义工吴增涛说:“我外语不太好,但这些外国友人和我交流时非常有耐心,通过翻译和彼此的肢体语言,我们沟通没有问题。”
活动最后,外籍志愿者Taylor表示:“我喜欢中国,我打算加入中国的志愿者队伍。今天现场有一些朋友还不会英语,我想我可以帮助大家,而你们也可以教我汉语。”万科城社区居民龙云凤立马答应Taylor:“小伙子,我来教你。”随后两人留下了联系方式。龙云凤表示,今天的活动效果非常好,学到了很多,交流很愉快,很感谢能参加这样的活动,下次若有类似活动还要参加。
目前,坂田街道正在积极推进华为国际化社区建设,此次中英文化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外籍志愿者和中国志愿者架起了一座友谊与交流的桥梁,不仅促进了双方相互交流学习,也对鼓励外籍人员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坂田街道团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一队一站一品牌”建设,即组建国际化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华为国际化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打造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快社区国际化进程。
中英志愿者交流
中英文化交流
探索义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