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琅嬛玉洞’,小而美;现在空间大了10倍,书多了,坐下来读书的地方也多了……”1月15日,在龙岗区图书馆宝龙社区分馆,居民陈先生在书架间漫步,脸上满是笑意。龙岗区图书馆宝龙社区分馆成立于2021年4月,最初仅有120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藏书2.4万册,长期吸引周边居民来此阅读。近期,该馆升级改造后向居民开放,面积从120平方米扩大到超过1200平方米,藏书量更是增加到了近3万册。
有“硬核”技术书也有萌娃爱看的绘本
在龙岗区图书馆宝龙社区分馆,有孩子们爱看的漫画、绘本,也有青少年爱看的课外读本,更有适合成年人“充电”的故事书、哲学书,甚至还有许多“硬核”的技术书籍。
“现在我们有了专门的服务台,可以更好地为大家开展服务。空间变大了,我们也划分出了少儿绘本区、青少年阅读区(包含漫画专区)、综合阅读区及展览区。现在,各种图书分类摆放,无论是读者找书还是我们平时整理书籍都方便很多。”工作人员贾先生向深晚记者介绍,图书馆平日还开展多元读书活动,打造社区文化“磁场”,给居民带来身边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以前我们就很喜欢过来借书,现在有了书桌,就更方便了。”在一路之隔的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就读的刘同学说,图书馆“升级”之后,他和同学放学后过来的次数都多了起来。“这里安静阅读的氛围,也很适合我们复习功课。”深晚记者留意到,除了一般的阅读空间,馆内还开辟出“静音自习室”,方便学生群体静心学习。
馆内还有不少温馨的亲子家庭。在少儿绘本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挑选着喜欢的绘本,随后便和父母轻声开启“问答模式”,学习绘本知识。“是恐龙高还是人类高?它重还是我重?”“非洲的大象跟我们亚洲的大象会交朋友吗?”一个个童趣十足的问题,让少儿阅读区域充满了欢乐。
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逛图书馆
目前,在宝龙街道的多个社区都分布着龙岗图书馆分馆,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
龙岗区图书馆同心社区分馆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藏书量约1.5万册。馆内设有自习及阅读座椅50余个,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选择、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并举办富有趣味的少儿活动。
龙岗区图书馆同乐社区分馆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藏书量约2.2万册。馆内设有少儿、青少年、成人三个独立区域,拥有阅览座椅和沙发共计90个,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的自习需求和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内每个月均举办主题丰富的公益活动,包括非遗、观影、手工、绘画、亲子阅读等。
龙岗区图书馆龙东社区分馆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馆藏图书3万余册,馆内分为服务台、报刊/报纸杂志阅览区、图书阅览区、图书借阅区等四个功能区,配备阅览坐席39个。图书馆平均每月举办2场阅读推广的品牌公益活动,包括非遗传承、手工、绘画、亲子共读故事会等主题,形式丰富多样。
书香宝龙接连迎来新型阅读空间
近年来,宝龙街道的GDP长期在区里名列前茅,作为“产业重镇”,这里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备受各界关注。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宝龙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不少高光时刻,让更多人看见这里静雅、充满书香气的一面。
2024年5月,龙岗图书馆宝龙街道分馆揭牌启用,这是该街道的首个街道级图书馆。龙岗图书馆宝龙街道分馆位于南约社区中海橡树园,地处居民生活圈中心位置。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505平方米,设有休闲阅读区、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电子资源使用区、儿童阅读区等功能区。图书馆二楼设阅览座席100个,三楼设有研讨室、多功能会议室、母婴室等功能室。馆内首批藏书达2.4万册,涵盖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同时,宝龙街道分馆引入了图书馆管理系统、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器和Wi-Fi等服务设施和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2024年9月,宝龙街道启用宝龙书院多功能基地,这是全市乃至全省首个以书院为背景打造的多功能空间,打破了传统书院单一功能布局的建设模式,上下两层的架构在保障阅读空间的基础上,还满足联谊交流、文化展示等需求。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还将不断完善建设,力争打造为宝龙文化事业的重要名片。宝龙书院多功能基地位于安居锦龙苑A栋裙楼,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基地一楼是包含阅读空间、文旅展示空间、儿童友好空间的多功能居民活动空间;二楼则是包含商会、社区基金会、“人大+服务企业”联系点、志愿者联合会等在内的企业服务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