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家来说,父亲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也许是他的艺术启蒙者,也许是赞助者,甚至还可能是反对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生涯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关键且独特的存在。从艺术家塑造的“父亲”形象中,也许我们能发掘出影响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塞尚的父亲路易·奥克斯特·塞尚经营皮帽业起家,后来开办了塞尚·卡巴索银行。他理财有术,但对艺术一窍不通,因此坚决反对从小就喜爱绘画的儿子在这方面发展。塞尚按照父亲的希望,考入埃克斯大学法律系,据他自己说“这并非自己所愿,乃是出于父亲的强求”,他的内心向往的还是到巴黎学习绘画。由于看透了儿子的心思 ,父亲不再勉强儿子。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纸的父亲像》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
梵高《蹒跚学步》 1890年
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中的场景置于一个农村的耕地上,背面是农民的房屋。右方一位母亲正在帮助小女儿学习走路。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在父母的扶持下从零开始,蹒跚学步,是人们共同的生命记忆,父亲坚实的怀抱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幅画作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充满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画作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又跃动着亲情。
罗中立《父亲》1980年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画家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依然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十分庄重,生动感人。《父亲》中的这位纯朴的农人是画家对最普通的农民父亲的默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