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服务 > 医疗 > 服务市民 > 疾病预防 > 职业病服务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概念:1、噪声聋: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被称为噪声性耳聋。

  2、铬鼻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3、牙酸蚀病:指较长期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

  病因:1、噪声聋。噪音对人类听觉器官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噪声环境下出现的听力疲劳,即听觉器官受强噪声的影响,引起听力明显下降,当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听力疲劳是一种暂时性的病理生理现象,听神经细胞并未受到实质性损害;另一种情况是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分为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

  2、铬鼻病。盐酸、硫酸、硝酸是工业上接触机会较多且腐蚀性较强的化学物。制造这三种酸时,它们的酸酐进入口腔,遇水形成酸。使用三酸的工业很多,特别是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和蓄电池用硫酸充电,接触酸雾较多。

  3、牙酸蚀病。影响职业性牙酸蚀发病的因素有酸雾浓度、接触时间和酸的种类。体外试验表明,盐酸、硝酸的腐蚀作用相近,硫酸作用较慢,而枸橼酸的作用比盐酸、硝酸要大2倍。此外,个人卫生习惯如张口呼吸、不注意戴防护口罩、经常在工作场所吸烟等都有一定影响。

  常见分类: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临床表现:

  一、噪声聋。

  1、渐进性听力减退

  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早期显示4000Hz的听力障碍。听力曲线呈谷形下陷,以后谷形逐渐加深,2000Hz及8000Hz亦受影响以至听力呈下降斜线。一般多为两耳曲线对称不对称者多为并有其他耳疾或个别特殊情况。

  2、耳鸣

  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音性,常日夜烦扰。

  3、全身反应

  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情抑郁、心悸血压升高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二、铬鼻病。

  长期接触铬可出现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甚至穿孔。若有过敏发生,鼻腔以黏膜明显水肿,渗出面增加为主。对长期吸入或接触含有致癌物质的铬化合物,可以在鼻腔、鼻窦出现癌前病变。症状表现可有流涕、鼻塞、鼻出血、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和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并以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和鼻中隔软骨部穿孔为特异体征。

  三、牙酸蚀病。职业性牙酸蚀病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缺损外,还表现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牙痛、牙松动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可有髓腔暴露和牙髓病变。

  治疗:1、噪声聋。早期如有4000Hz听力下降而无自觉症状者,休息数日或数周常可自行恢复,并服用维生素B1,血管扩张剂,高压氧等治疗。如治疗无效可配戴助听器。

  2、铬鼻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行鼻中隔修补术。

  3、牙酸蚀病。局部用药物脱敏处理;缺损严重者根据情况采用充填法,修复法处理;并发牙髓病者,先作牙髓病治疗,然后再作充填修复处理。

  预防:1、噪声聋。防聋是劳保卫生工作重点,对噪音厂房应监测噪音强度,定期检查工人听力。已有耳聋者,不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应制定噪音防护标准,英美等国定为85dB~100dB,我国定为85dB~90dB。凡厂矿噪音超过此限者,应改造厂房,采用隔离和消声设备;改造机器,减少噪音;个人佩戴防护耳塞和头盔,或缩短暴露噪音时间等。一般防护耳塞应能降低噪音40dB以上。

  2、铬鼻病。预防铬中毒,工人必须穿上工作服,并戴防毒口罩。并戴橡胶长手套,手套至少要长至肘关节。工人工作环境,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如果劳动保护做好了,完全可以避免急性重度铬中毒事件发生。

  3、牙酸蚀病。加强生产现场密闭通风,降低空气中酸雾浓度。加强个体防护,工作时坚持戴防酸口罩,下半时漱口。经常使用含氟牙膏或防酸牙膏有一定保护作用。定期作口腔保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