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 > 文化事业

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揭晓

  11月12日,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揭晓礼在南山区文化馆举行。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吴筠,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辉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据了解,本届“年度十大好书”评选聚焦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评选自今年8月正式启动,吸引全国众多出版机构踊跃参与,共征集符合参评条件的基础书目1400余种。经过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18位初评评委的线上讨论与线下阅评,百本好书脱颖而出,成为本届“年度十大好书”的初评书目。

  揭晓礼上,18本中文原创版入围图书和12本外文引进版入围图书的荐书人,分别上台讲书。根据现场评委投票和读者助力投票,最终,《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钱锺书的学术人生》《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清初之遗民与贰臣》《晚清官场镜像》《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6本中文原创图书和《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下沉年代》《流俗地》《中世纪之美》4本外文引进图书,共同获得“年度十大好书”。

  同时,现场还揭晓并颁发了“年度致敬译者”、“年度致敬作者”、“年度致敬出版人”、“年度致敬出版机构”、“读者推荐大奖”以及“年度十大好书”入围奖等奖项。年度致敬译者:叶廷芳;年度致敬作者:许宏;年度致敬出版人:徐俊;年度致敬出版机构:译林出版社。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李兰妮(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记录了作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对于精神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作者身处其中,痛并感受着这个沉默而边缘的群体的忧欢苦乐,揭开的是笼罩其上的误读与偏见,还原具体鲜活的人的样貌。李兰妮记录了精神病院内的“伤心人”;借以烛照的则是整个社会人心。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中)著

  中华书局

  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国社科院任钱锺书先生助手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钱锺书手稿中尚有大量相关研究未及整理发表,实为学界之憾。而关于钱氏曾被诬告的经历、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点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并给出了答案。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周思成(中)著

  汉唐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

  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谢正光(中)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历史上的中国,每逢改朝换代,士人的出处便成为知识分子最大的伦理问题,亦成为日后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话题。就较近的历史而言,明末清初的士人选择仍牵动今人的心。但历来讨论此一问题者,多持遗民与贰臣界线分明、水火不相容之论调,而谢正光指出这并非历史的事实,清初重夷夏之辨如顾炎武者,也与新朝大臣颇多往来。

  《晚清官场镜像》

  邱捷(中)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晚清州县官杜凤治宦粤十几年,留下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主要内容是杜凤治眼里和心中的官场。日记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晚清官场的百态,为州县衙署的具体运作、州县如何借助士绅的基层权力机构管治乡村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细节。有关州县催征的记述,有不少清代赋税研究者尚未充分注意的事实。

  《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张笑宇(中)著

  北京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如今,技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运行规模和层面,世界正在发生缓慢而坚定的转变。

  《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

  A.埃斯特万(西)、A.G.奎尼亚斯(西)著,侯健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叙事文学领域的“文学爆炸”,将拉丁美洲文学推向了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吉列莫·卡布雷拉·因凡特、何塞·多诺索、胡里奥·科塔萨尔等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以及诸如卡洛斯·巴拉尔和卡门·巴塞尔斯这样的文学编辑和代理人在“文学爆炸”的舞台上一一登场。

  《下沉年代》

  乔治·帕克(美)著,刘冉译

  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流俗地》

  黎紫书(马来西亚)著

  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迂回曲折的情节,仿佛召唤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小事。在“楼上楼”的他们如风中之烛,看似脆弱实则强韧。作者融合热带国度的风土民情、政治时局,人们追忆往事,每翻开一页像是自己被时光推到了局外,旁观着当年的自己。

  《中世纪之美》

  翁贝托·艾柯(意)著,刘慧宁译

  译林出版社

  中世纪是大教堂的世纪,上帝之树,千枝凌空,万叶纷披;中世纪是大城堡的世纪,断壁巨石铭刻着隐约在岁月深处的琱戈玉钺;中世纪是手抄本的世纪,神秘的文字寂寂地轩昂在灿烂的羊皮纸上。艾柯徘徊在教堂和城堡,翻开尘封的书页,写出中世纪的艺术,把读者引入圣域一瞥艺术的神性之光。

  (排名不分先后)

×